今天,你的心情如何呢?
每逢一年一度的插畫博覽會與文博會,都是台灣原創 IP 品牌大放異彩的時刻,而當你走在熙熙攘攘的會場中,相信「他們」必定能抓住你的目光。看著一隻隻鮮明可愛的「情緒小精靈」住在琳琅滿目的周邊商品上,不僅能讓人們願意停下腳步感受他們療癒人心的魅力,同時也願意掏出荷包買一份喜歡的「心情寫照」,為自己日常生活,妝點更多美好,而究竟他們是何方神聖呢?正是來自台灣的文創設計品牌——《方坊 Square Studio》。
SHOPLINE 團隊本次邀請到知名文創設計品牌《方坊》,以及他們的品牌經理 Martin 與設計師 Derek,聽他們分享創立品牌的心路歷程,同時也瞭解到經營角色 IP 與異業聯名的真實心聲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方坊》的世界,認識這個充滿療癒感的品牌吧!

文章目錄
擁抱生活的喜怒哀樂,《方坊》以插畫為載體治癒大眾日常
「我們是從 2016 年成立的,起初是以手繪插畫為主,而在一次耳機套設計的過程中,我就在想著人們每天播放的音樂,似乎都與自己的心情有關,如同有『喜怒哀樂』四種情緒住在耳機裡,播放著符合心境的音樂陪伴我們一整天。因此,藉由這個靈感,在 2019 年末也因此誕生出了『喜寶』、『怒君』、『小哀』、『樂樂』這四隻電繪插畫角色。」Derek 如此分享。
而在 Derek 柔和且舒服的插畫配色,以及畫筆下為角色們注入更多靈魂與故事,「喜怒哀樂」甫推出便深受粉絲們的喜愛,成為了品牌發展 IP 周邊商品的主軸。「《方坊》品牌的核心就是想要向粉絲們傳達,我們每一天的每一個情緒其實都很重要,是我們人生故事裡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希望能藉由這些可愛的插畫,來提醒大家要接納與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且好好地擁抱他們。」Derek 說道。

爾後,《方坊》的人氣隨著時間流淌不斷攀升,在商品開發的腳步也不落人後,品牌與時俱進地推出了相當豐富且多元的品項。Martin 說道:「我們的產品種類在文創領域來説,應該算是相當豐富的,像是常見的角色 IP 吊飾、明信片,到 3C 周邊、服飾、保溫瓶等一應俱全,另外我們也有跟《 WOKY 》、《犀牛盾》等品牌進行聯名,不斷地累積品牌的人氣,我想這也是粉絲們願意花時間駐留在我們的攤位,或者是在線上逛品牌商城的原因。」
而除了在實體展會及門市與大眾接觸,《方坊》在線上通路的佈局也十分完善,舉凡台灣消費者熟悉的拍賣平台、文創線上商城到品牌自有官網,都能夠輕鬆地買到品牌商品,助力品牌順利地融入大眾生活當中。

由雲端踏入西門紅樓,從台灣舉步邁向全球
細數品牌成長的經歷,想必對 Martin 和 Derek 來說肯定歷歷在目,Martin 分享說道:「正當我們認為『喜怒哀樂』準備發光發熱時,全球疫情便急轉直下,因此當時我們就決定專注在線上通路的經營,當然也相信疫情總有趨緩的一天,因此我們便先以網路銷售為主,等待實體通路撥雲見日的一天。而終於在這一兩年,疫情也逐漸畫下了句點。所以在 2023 年時,我們也就毅然決然地決定拓展一間屬於品牌的實體門市。」

此外,也因為《方坊》有發現線上顧客將商品加進購物車到結帳,猶豫期大概落在 7 到 10 天,甚至要等到有折扣或是免運優惠時才會下單。有鑑於此,拓展實體門市的優勢就在於,當顧客實際接觸到商品時,可能會因為能夠立即取得的消費心理,加上被銷售場域的氛圍所感染,使得他們更容易在當下做出購物決策,同時如服飾商品、手提袋等有尺寸與大小的考量因素等,所以透過實體門市的規劃,勢必能為品牌滿足更多顧客人們的需求。
「我們當初會選擇駐點在西門紅樓,除了西門町本身是北台灣熱門的觀光區之外,紅樓也是相當著名的歷史古蹟,另外就是考量到目前我們品牌在海外銷售的佈局,會希望能藉由熱門的觀光景點人潮,來讓《方坊》能被更多不同國家的人看見,而西門紅樓大概有七成都是國外旅客,所以也讓我們更加深確定駐點於此。」Martin 說道。果不其然,《方坊》憑藉著獨特的品牌特色與商圈效應的加成,成功累積到一批海外顧客,不論在香港、新加坡、日韓及歐美等地,都有他們的品牌粉絲,甚至還成為親友旅台代購的推薦品牌之一,儼然成為來台必買的文創伴手禮。
另一方面,品牌「實體流量變現的潛力」亦是推動 Martin 與 Derek 決心設立實體店的一大原因,Martin 分享說:「原先我們線上與線下的營收佔比大概是 85:15,而去年透過紅樓門市設點、參加文博會以及在京站舉辦快閃店後,品牌的線上下營收佔便來到了 50:50,這樣的成果也讓我們走入線下的腳伐,能夠更加堅定與踏實。」

剖析開店大數據來洞察市場的脈動,歸納出未來 2025 年零售產業的發展趨勢,免費下載此電子書!
搭上文創產業成長趨勢,《方坊》以異業聯名豐富品牌履歷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疫情趨緩為文創產業帶來了一線曙光,實體人流的回歸助長了全台創作市集、線下展覽的復甦,加上日韓文化席捲全球,從大眾娛樂到生活風格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台灣大眾的喜好,這也讓韓國、日本等插畫 IP 能夠順勢打入台灣大眾視野,收穫一批死忠粉絲,想當然耳也進一步帶動了本土文創與 IP 產業的成長。
根據《方坊》的觀察,近年台灣大眾更願意去支持本土的文創設計,加上近年國際品牌也不再只與迪士尼、三麗鷗等知名 IP 合作,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更願意與在地插畫家等進行聯名,此情況反映出台灣插畫品牌的成長潛力。因此如果想要在台灣市場脫穎而出,勢必得凸顯自身品牌的特色,形塑出獨有的 IP 魅力,才能站穩腳步累積知名度。
而自從品牌搭上了文創產業成長的趨勢洪流後,《方坊》也開始持續與其他品牌進行異業聯名,合作拓展雙方知名度,「關於聯名,確定自己品牌的定位十分重要,要選擇與自己品牌風格、調性一致的合作方,再來就是要有『被拒絕的勇氣』,像是在我們過去再找尋聯名合作時也不是一次就成功,而是屢屢失敗、屢屢嘗試,竭盡所能地讓對方瞭解到我們的誠意,同時也會透過一些數據來讓品牌方知道與我們合作的具體效益是什麼,而等到我們有合作經驗後,便能夠以過去成功的聯名成果來補足我們的品牌履歷,然後讓我們可以更有信心地尋找下一個合作對象。」Martin 說道。
另外 Derek 也補充分享道:「我覺得在跟其他品牌合作的過程當中,對於《方坊》來說也是一種學習與成長,有別於過往傳統的行銷模式,在洽談聯名合作時,我們不僅能向合作方學習,也能與他們一起腦力激盪,激發出更多新穎有趣的創意;而在實際執行端上,也能夠運用雙方的資源去合作推廣,以創造更多正向的效益。」
而《方坊》目前預計於 2024 年五月,與 WOKY 一起在台北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聯名快閃店,喜歡品牌的粉絲絕對不能錯過。
自建網站到品牌官網,《方坊》透過 SHOPLINE POS 提供多元支付方式打造順暢購物體驗
在談到當初選擇使用 SHOPLINE 開店的原因,Martin 分享說:「其實我們最早是自架官網,但在金物流串接上都得自己來,常常會產生一堆 Bug,但卻沒有太多時間自行去處理,所以後來就想說直接買平台服務更方便。因此在經過一番平台功能與方案費用的比較後,我們最終決定選擇在 SHOPLINE 開店。」
Martin 也提到,由於品牌累積了眾多海外顧客,加上本身合作的 KOL 其受眾較多分佈於東南亞與歐美等地,所以在考量到官網與結帳流程需要有英文版本的介面,SHOPLINE 恰好能支援多國語言功能,而在建立官網後,Martin 也不吝地分享:「自從我們轉換到 SHOPLINE 平台之後,發現它的功能非常多,而且目前都可以滿足我們的經營需求,所以對於這一步選擇我們沒有感到任何的後悔。」

由於《方坊》在線上與實體都有銷售管道,因此 OMO 的整合便成了品牌的當務之急,而品牌目前有使用 SHOPLINE POS 來提升實體門市店務管理的效率,對此 Martin 分享了近期最推薦的功能——「POS 線上買門市取」。
「我很推薦『線上買門市取』功能,因為我們常收到粉絲詢問,官網是否可以使用文化幣,但文化幣只適用於實體交易,而透過這項功能,我們就能夠請客人在官網下單後,再到門市取貨並用文化幣付款,相當方便;另外就是我們也有滿多客人都是在官網看好商品後去門市購買,而『線上買門市取』就可以讓他們先下單,將門市的庫存保留給他,這樣他們就不用再擔心門市是否有現貨。」Martin 說道。而對於功能的使用成果,也確實反映在品牌的店務管理上,Martin 提到,現在只要教導門市夥伴從 POS 系統上確認好「線上買門市取」訂單後,就可以提前撿貨好,並一鍵通知客人來店取貨付款,這不僅能使購物體驗更加順暢外,還能讓客人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並滿足他們想要的付款方式,進而累積更多品牌好感度。

另一方面,Martin 也分享了 SHOPLINE POS 串接 LINE Pay 的使用心得,他說:「在功能還沒推出前,我們就碰過客人在付款時,因為 LINE Pay 所綁定的帳戶餘額不足導致付款失敗的案例,而當時門市夥伴可能沒有確認清楚收款成功畫面,導致少收錢的情況發生;另外也有遇過客人掃碼後自行輸入金額,但誤植錯誤數字而需要退款或補款的情形,這些都需要操作 LINE Pay 後台去處理。因此當看到 SHOPLINE POS 支援串接 LINE Pay 時,我們就馬上就去申請。」
而在品牌使用功能過後,不但可以降低人為疏失的可能,現在只要請門市夥伴拿條碼槍掃客人的 LINE Pay 條碼,就能從 POS 平板上看到這筆款項是否有付款成功,確保收款的順暢度與準確度,還可提供客人多元的支付選擇。

善用 OMO 優惠與數據整合功能,極大化品牌營運成果
對於線上與實體優惠規劃方面,Martin 說道:「由於我們都會在後台設定非常多組優惠案型,像是『多件優惠』、『組合商品』、『買 X 享 Y』等,林林總總有十多種折扣方式,而在線上下單時能直接計算總價,但在實體門市的話,要我們每位門市夥伴熟記這些優惠實屬困難,因此透過 SHOPLINE POS,除了能讓我們選擇各種優惠要套用到的門市外,我們也只要請門市夥伴在結帳時選擇『一鍵套用優惠』,就能夠自動幫客人套用最划算的優惠價格,而品牌只要將這些優惠案型展示在門市中即可,這不但能加速結帳流程,也能提升店務管理效率,帶給客人更優質的購物體驗。」

另外 Martin 也分享了 POS 的「不同門市不同優惠」功能,因為品牌通常在門市與展覽的優惠案型皆不同,像是展場便會推出「展場限定價」等,因此有了這個功能就可以做出活動價格的區隔,好讓客人更願意親自造訪《方坊》所參加的展覽攤位。
針對線上與實體的資料整合與分析,Martin 與 Derek 對於 SHOPLINE 的「Shoplytics 數據分析中心」功能也讚譽有加,Martin 説:「我覺得數據分析中心第一個優點就是,我們能夠依據過往的銷售表現,精準地判斷我們下一次展覽要準備的備貨量。像是如果今年我們又要參加文博會,就可以拿去年的銷量去做備貨量預測與參考;再來就是我們會透過這些數據,來把一些銷售成效不佳的品項下架,讓我們可以將重心擺在熱銷的項目上,而這些數據都能讓我們在有限的資源下,更有效率地放大銷售效益。」
而 Shoplyitcs 數據分析中心也能夠看到客人在各種活動、通路的支付方式的分佈,有鑒於不同支付方式都會有不同的手續費,在基於成本的考量下,《方坊》也能透過從數據中規劃線下銷售的策略,來滿足各種展覽的客群支付喜好,此外像西門紅樓也會想了解駐點品牌的文化幣使用比例,因此透過 Shoplytics 數據分析中心就能迅速地助品牌匯整報表,提供給場地方檢視。
最後,Derek 也補充分享:「如果以設計師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數據分析中心也會影響我的設計方向,像是我們可以從熱門銷售表現中,看出哪一類的插畫圖案賣得最好,或是原本我們以為會熱賣的圖像,實際卻可能不如預期,而這些數據都是最直接能反饋出客人們的喜好,讓我們可以參考數據來設計出更多客人喜歡的商品路線與種類。」
光陰荏苒,採訪迎來了尾聲,從 Martin 與 Derek 的談吐當中,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於經營品牌與插畫 IP 的熱情,同時也能從他們的經驗當中,體認到經營原創 IP 的挑戰,而最終《方坊》也成功在競爭激勵的文創產業環境下闖出一片天,攜手喜怒哀樂的小精靈們,一起為這個浮躁的世界,帶來更多療癒與慰藉。
品牌訪談影片

本身對於數位行銷領域滿懷憧憬,喜歡閱讀消費者心理與電商相關書籍,非常愛巴哥狗但家裡卻無法養,期盼能透過各種品牌內容合作(採訪、Podcast、影音企劃)帶給品牌店家更多電商經營的協助。
聯絡信箱:kevin.wu@shopline.com
個人部落格:https://kevins-life.com/
行銷知識 IG:https://www.instagram.com/kevins_lifes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