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聽過品牌『新五感』嗎?」,在先前《如何勾起 Z 世代興趣?品牌「新五感」策略助你抓住年輕族群!》一文中就已介紹過「新五感」的概念,它是現在主流消費族群 Z 世代相當重視的元素,而根據《解析 Z 世代與線上消費行為》(2024)報告中也指出,Z 世代在電商購物時,會傾向購買高 CP 值且能帶給他們快樂、自由、趣味等購物體驗的商品。而這意味著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年輕消費者購物時還會看重「情緒」,且不再只有品牌知名度等因素。
有鑑於此,如果想滿足年輕族群的情緒,勢必善用「新五感」便可強化品牌在情緒層面的溝通,同時也能搭配傳統五感行銷在視、聽、嗅、味、觸的刺激,喚起他們內在的感受與情緒共鳴,滿足 Z 世代在意的要素。
而本文也將分別在「鬆弛感、精緻感、日常感、氛圍感、社交感」新五感中各別挑選出一間成功案例,從中洞察更多品牌可學習的方向。
文章目錄
「鬆弛感」案例:《 許許兒 Xuxuwear 》以穿搭企劃拉近品牌與顧客距離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資訊爆炸、選擇過多,對於行銷訊息早已養成過濾與忽略的習慣。在這樣的環境下,品牌若仍以高壓銷售、逼迫轉換的手法介入,只會引發排斥與抗拒。相反地,若能營造出一種輕鬆愉悅、無壓迫的品牌氛圍,反而更能讓消費者卸下心防、願意停留,甚至主動深入瞭解,這就是「鬆弛感」。
像是臺灣在地的女裝服飾品牌《 許許兒 Xuxuwear 》,品牌長期以女性視角詮釋日常之美,而品牌也透過「真人穿搭企劃」與粉絲建立深層連結,呈現出各行各業、不同樣貌素人到品牌主理人的日常穿搭,並傳達出對品牌的想法與感受,成功將商品特性融入於日常故事中,不刻意推銷,卻能引發粉絲共鳴。
而像這種無壓力的互動方式,正能展現品牌特有的「鬆弛感」,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對品牌產生信任與情感連結。

「精緻感」案例:《茶籽堂》將品牌理念揉和進商品包裝,呈現獨特美感與質感
「精緻感」並不等於昂貴,也不是炫耀財,而是一種在細節中體現風格與自信。當品牌能夠在內容、美學、語言、視覺與包裝中呈現一致的審美與質感,消費者便能在無聲中感受到專業與用心。
以臺灣在地品牌《茶籽堂》為例,其產品包裝結合臺灣植物圖騰與透明瓶設計,展現品牌的文化根基與現代簡約美感。這種結合設計與理念的呈現方式,不僅讓產品好看,更讓人「看得懂品牌在乎什麼」,喚醒大眾內心對於生活品味與文化認同的渴望與滿足,進而提升品牌的情感連結與價值感受,而當品牌的美感能與消費者的生活審美接軌時,便能拉近彼此距離,創造長期黏著度。

從團購類型到團購流程一次為你解析,並完整介紹 SHOPLINE 團購解決方案,為你接軌團購商機
「日常感」案例:《 XCTRL 》藉話題 IP 聯名走進大眾穿搭日常
品牌若要真正進入消費者心中,不能只在廣告中出現,更要活在他們的生活裡。「日常感」的建立,來自穩定的品牌聲音與貼近生活的使用場景。這不僅僅是社群經營的頻率問題,而是品牌是否能在每一次接觸中都創造共鳴。
舉例來說,以臺灣服飾品牌《 XCTRL 》為例,其長期深耕潮流服飾領域並與街頭文化、生活風格相連結,成功塑造出獨特的品牌語言。品牌不僅在產品設計上融合日系潮流文化,也透過與知名動漫 IP 聯名,從穿搭提案、週邊小物著手,傳達一種具有態度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日常信任與品牌認同感。
所以當品牌與顧客的日常交會越頻繁,顧客就越可能在無形中建立對品牌的習慣性依賴,久而久之形成品牌記憶與偏好。像品牌之前就有透過日本知名動漫作品《獵人》的聯名企劃,完美貼近品牌受眾的生活「日常」,並將品牌商品日系街頭風格元素融入在聯名商品中,讓消費者能將喜愛的 IP 穿出去也不突兀,活動一推出便廣受好評,引發粉絲們搶購,後續甚至還推出第二次合作商品。

「氛圍感」案例:《 Aesop 》實體門市店頭規劃成功營造場域氛圍
所謂氛圍,不是單一元素決定的,而是一種由多重感官協奏出來的整體經驗。從空間設計、聲音音樂、材質觸感、燈光視覺,到店員互動與品牌語言,都共同組成了「氛圍感」,而這也正是讓品牌從商品升級為體驗的關鍵所在。
奢華保養品牌《 Aesop 》 是此概念的經典代表。每一家門市都依地區文化與空間條件量身打造,無論是木質書櫃或是拱形水泥牆,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品牌獨有的氛圍。消費者走進店內,彷彿走進另一個世界,即使不消費,也願意待上好一會兒。這樣的場域魅力就是氛圍行銷的魅力。

延伸閱讀《什麼是「策展型」零售場域?看韓國眼鏡品牌《 Gentle Monster 》如何藉 AIDA 行銷漏斗打造爆紅話題空間》
「氛圍感」亦可在線上實現,透過圖片跟文字的色彩以及配合活動建立專屬的 Landing Page、社群語言、內容節奏來創造氛圍感。當顧客能在每個接觸點中感受到品牌精神,自然就容易沈浸於其中。
「社交感」案例:《必勝客》特殊造型與口味披薩成功激起粉絲分享欲
一個品牌要想被主動分享,光有好內容還不夠,還要能「引起共鳴」,而「社交感」並不只是上傳 IG 或分享折價券那麼簡單,而是品牌能否成為一種值得說出來的話題,並且激起大眾的「分享欲」。
餐飲品牌《必勝客》在這方面經營頗有心得。從「草仔龜披薩」到「香菜披薩」,每次話題都能引發消費者熱議,有人覺得好笑,有人想挑戰,但不論觀感如何,品牌確實善用了這種「讓人想說點什麼」的互動欲望,成功勾起消費者內心的分享慾望,讓他們自願為品牌發聲。而這也等於品牌完成了一次由個體擴散至社群的情緒行銷推進。
當購買特殊口味或造型的披薩成為大家爭想購買 PO 文的題材,便能為品牌帶來大量流量與關注,同時也能將「有趣又搞怪」品牌印象深植在顧客心中,讓他們期待下次又有什麼新作。

總結
看完以上 5 個新五感行銷案例背後,可以瞭解到品牌經營的方式已逐漸更新,已從「單向說服購買」轉向「雙向情感交流」,不能再只強調「我都商品都好用、多便宜」,反而還要同步考量「顧客購買後的情緒價值」,創造品質與觸動情緒兼具的體驗,才能真正走進年輕消費族群的心。
倘若你還在找尋功能齊全又便利,且能滿足 Z 世代購物體驗的零售解決方案,歡迎免費試用 SHOPLINE,或是預約專業顧問瞭解更多。
(文章封面圖片取自 Freepik)
SHOPLINE Senior SEO Marketing Associate
數位行銷人 / 自由旅行者 / 文字工作者 熱衷觀察生活細節,親身體驗其中樂趣,期許自己將 所見、所聞、所學 以內容的形式帶給創業者啟發。
.關注更多 James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