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重溫的小時候記憶是什麼?」
來自臺灣的文創品牌《 1982 小時候 》,致力將古早的回憶轉化為創意的養分,為創作者 IP 增添嶄新生命力,而品牌長期透過 IP 授權、圖像立體化與展覽企劃來協助在地文化的保留與傳承,同時也期望將童趣與回憶帶進大眾日常。
本次的訪談,我們邀請到了《 1982 小時候 》品牌創辦人大 D,傾聽他與我們分享品牌創立的契機,以及投入創作者 IP 商品開發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提到品牌從其他系統商轉移至 SHOPLINE 的心得感想,就讓我們跟著《 1982 小時候 》的腳步,一起走進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童年記憶,感受品牌帶給每一代人不同形式的溫柔與驚喜。

文章目錄
重拾舊時代的美好!《 1982 小時候 》以文創 IP 融入復古元素,開啟與年輕世代對話新切角
「我其實本身就很喜歡老回憶,也特別懷念過去古早味的玩具。」大 D 坦言,對復古玩具的熱愛並非偶然,而是深植於童年的記憶之中。他回憶道:「我奶奶以前是開雜貨店的,我跟弟弟小時候放學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奶奶的店裡,因為那裡有吃不完的糖果、跟玩不盡的玩具,所以對我們來說,那段舊回憶是人生中相當開心的時刻。」
而這樣快樂的記憶也悄然成為了大 D 日後創業之路的火種,讓他在面對社會現實的辛苦時,更加渴望找回童年的純真與美好。直到大學時期,一次偶然的逛網拍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由於當時我弟有在蒐集潮流玩具,我覺得他有這樣的興趣非常好,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收藏品,於是就在某次逛拍賣的過程中,發現竟然有『復古玩具』類別,而點進去瀏覽一番後,發現裡面有好多東西,都是我小時候在奶奶店裡常看到的,所以一瞬間這些過往的美好回憶湧上心頭,也開始激起了我蒐集的慾望。」大 D 說道。

有鑑於此,從出社會開始,大 D 就陸續收購以前臺灣早期的玩具,或是美式、日式復古玩具等,而累積超過一旬的收藏興趣也讓他的收藏品日漸豐富,此時他便開始思考,如果這些玩具能帶給自己如此美好的回憶,那究竟該如何將這些感動傳承下去呢?「我曾嘗試向年輕的朋友介紹我們以前玩的東西,像是 GAMEBOY 遊戲機、小霸王,但他們可能只覺得造型很復古可愛,卻無法真感受到樂趣,我覺得很可惜。」而這份落差感也讓大 D 開始意識到臺灣玩具文化傳承的斷層,便漸漸點燃內心創業的火苗。
「那些美好的東西,很容易隨著時間被遺忘,雖然我們無法暫停時間,但我們能創造出留住客人目光的體驗。」大 D 說道。

爾後,大 D 開始觀察其他復古收藏家如何「保存過去的記憶」,有些人選擇開咖啡店、開主題餐廳;也有些人出版書籍、繪製圖鑑等。然而他發現,在這種商業模式下,終究買單的還是同一世代的顧客,想讓年輕人產生共鳴十分困難,而在他煩惱之際,想不到身邊藝術家朋友的建議,為品牌創立帶來了一絲轉機。大 D 說:「我們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把『小時候的精神』,透過與創作者 IP 融合的方式重新詮釋呢?」
秉持這樣的理念,《 1982 小時候 》扎根了品牌的起點。「我們品牌想用創作去接住這些美好的『舊回憶』,讓無論是我們這一代,還是年輕世代的朋友,都能因為這些『新樣貌』的作品,一起回到小時候。」大 D 如此說道。於是他開始選擇將臺灣復古元素與現代創作者 IP 做結合,重新詮釋舊物價值,期望藉由 IP 的魅力來觸及到更廣泛的年輕族群,進一步去傳達背後品牌理念與故事。

將復古童趣風吹進臺灣小吃與在地吉祥物,以「玩具」創作彰顯本土文化精神
目前《 1982 小時候 》旗下擁有許多風格獨特的 IP 夥伴,雖然他們來自不同領域,但卻有一個共通點 ——「作品都帶有童趣與回憶的轉化」,像是以人氣 IP「好吉拉」,便將臺灣代表性美食與怪獸元素做結合,打造出多款趣味又經典的美食怪獸,散發出強烈的臺灣味與故事感;月老大使「不知道同學」這個 IP,則是以神明回憶為核心,用繽紛可愛色彩妝點土地公、財神爺等神明的傳統形象,轉譯為更貼近年輕世代喜愛的樣貌。

與此同時,《 1982 小時候 》也有專業的圖像立體化與周邊製作團隊,為 IP 創作拓展更多盈利的可能性,大 D 說道:「我知道很多臺灣本土創作者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把自己的 IP 角色做成實體的公仔收藏品,而這件事對創作者來說不容易,他們需要從模型開發、打樣、修模、到量產等各種技術環節都要瞭解。而這部分,剛好就是《 1982 小時候 》熟悉且擅長的,因此我們的團隊能協助創作者從無到有,把平面的圖像轉變可以被觸摸、收藏,甚至販售的立體作品,用不一樣的型態融入大眾的生活中。」

而當談起《 1982 小時候 》與眾多 IP 合作的系列中,有一個相當受歡迎的角色 ──「虱目魚小子」,它不單純是臺南吉祥物的造型玩具,更是乘載著在地文化精神的媒介,大 D 回憶道:「以前我們品牌常會辦展覽、參加市集,把這些復古收藏推廣出去。但疫情期間只能待在家裡,那時候我們就在想,品牌還是要運作,那除了原本的『好吉拉』系列外,是不是可以開發更多新奇有趣的產品?」
正巧那段時間,他加入了一個在 Facebook 上討論臺灣特別景點的社團,其中有一篇貼文介紹了臺南的奇特吉祥物「虱目魚小子」,而它獨特的造型立馬抓住大 D 的眼球,並讓他萌生了實體化的想法,他說:「我知道日本各地都有濃厚的吉祥物文化,像是熊本熊就是為人熟知的例子,而回到臺灣,雖然每個縣市也有吉祥物,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始終是臺北的熊讚,所以我想,那如果我把臺灣各地有特色的吉祥物實體化,透過不一樣的形式來與大眾溝通,將趣味性與當地文化做結合,擺脫制式化的鑰匙圈或明信片,是不是就更能讓人留下印象呢?」

於是,大 D 便踏上了「虱目魚小子」的實體化之路,而因其本身造型獨特,當時就有很多 KOL 會以「臺灣奇特吉祥物」為題材拍攝影片,使它成為了必訪的吉祥物地標之一,再加上媒體報導的渲染後,似乎為這隻角色蒙上了一層負面形象的陰霾。但隨著大 D 深入瞭解後,他發現「虱目魚小子」背後,其實有著不被理解的在地文化意涵,因此他親自聯絡了原作者洽談授權合作,嘗試著做出一款有趣的臺灣在地化吉祥物公仔,期望用創新的方式來傳達在地精神。
「如果這個角色可以被重新理解,甚至帶動臺南的觀光,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因為它除了象徵臺南的美食文化以外,也是臺南的代表性路標,所以除了它以外,我們也推出過雲林的『絲瓜小姐』等角色,人氣都很高,直到現在『虱目魚小子』絕版了都還有粉絲會詢問是否能購買,而這也證明《 1982 小時候 》的想法是對的。」大 D 如此說道。
剖析開店大數據來洞察市場的脈動,歸納出未來 2025 年零售產業的發展趨勢,免費下載此電子書!
重回 SHOPLINE 懷抱,SHOPLINE Payments 多元支付成為品牌回鍋考量關鍵
當我們聊到當初為什麼會選擇使用 SHOPLINE 來建置品牌官網,大 D 也不吝地與我們分享:「我們最早開始選用 SHOPLINE 的原因,主要是我們品牌當時需要一個功能完善的購物車網站,因為相比拍賣、大型電商平台,我們的商品類型與品牌理念,勢必會需要一個形象網站來呈現,加上過去我曾有自建網站的經驗,必須花很多時間來跟工程師溝通,所以綜合各方成本的考量下,SHOPLINE 是最符合我們需求的選擇。」

歷經一段時間後,《 1982 小時候 》也曾經從 SHOPLINE 轉換至坊間其他的電商系統商,但在使用約莫兩年後,最終還是選擇再次回鍋到 SHOPLINE,「在使用其他間系統商的服務時,我覺得他們的後台操作介面較陽春,也不夠直覺,使用門檻較高,但 SHOPLINE 的介面在我以前使用時就很簡單明瞭,而現在又回來使用後,發現甚至比以前更精緻好用,在商品上架時也很方便,都能大幅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其次就是網站的視覺設計,因為我們近期有更新品牌的企業識別與顏色,而 SHOPLINE 的 SHOP Builder 頁面編輯器可以讓我們輕鬆設計好想要的感覺,讓網站頁面呈現更有品牌風格,我相當推薦。」大 D 說道。
除此之外,會決定重新使用 SHOPLINE,主要還有「金流」方面的考量,大 D 分享說:「我覺得你們的金流服務 SHOPLINE Payments 非常棒,因為以前我們都是透過轉帳等方式收款,因此在上架新品時都會配合客人發薪日為主,這樣他們才有現金能直接購買,但這樣在銷售上就比較缺乏彈性,而使用 SHOPLINE Payments 後,可以提供客人信用卡、LINE Pay、Apple Pay 以及虛擬帳號轉帳等方式,不僅能提高他們的下單率,同時針對國外顧客方面,也不用再透過 Paypal 等方式收款,加上過去轉帳需要人工對帳,現在都能夠自動對帳,真的相當方便。」

而透過 SHOPLINE Payments 的使用,大 D 也提到他們實際觀察後台銷售數據後,確實下單率有明顯地提升,也省去他們大量的人工作業時間,更重要的是,在玩具製作產業中,現金流是不可忽視的重點,「由於《 1982 小時候 》很多商品都是預購商品,而以前我們使用其他系統的第三方金流時,系統商會先扣住款項,但他們的撥款週期較長,導致有時候我們無法盡快付款給製作廠商,使得客人後續拿到商品的時程受影響,但使用 SHOPLINE Payments 後,撥款速度更快速,直接解決我們的煩惱,可以讓我們的現金流動更快速有彈性。」
專業服務團隊支援,SHOPLINE 陪伴品牌解決建站初期的困難
除了在 SHOPLINE 功能的使用外,「服務」也是大 D 選擇使用 SHOPLINE 的考量要素,他說:「我們之前用的系統商,在簽約前業務都很熱情積極,但合約簽完後就缺少了後續的客服支援,像我曾詢問預購商品上架的問題,但他們的客服只回覆暫時無解,這種情況也確實影響了我們實際的販售。」
由於這樣的落差,也讓大 D 開始思考是否該轉換系統,而正好在合約即將到期之際,便接到 SHOPLINE 的業務夥伴的來電關心。他真切地說道:「我覺得你們來電真的很剛好,那時我就在煩惱該不該換系統,直到接到電話的那一刻,我心裡就有一種『好像可以聊聊看』的感覺,而在實際與你們夥伴見面並簽約後,你們也是有一步一步地從介紹、說明、安排試用,到後來實際協助我們轉移跟建站、安排教學會議等,陪我們完成官網上線,這點我相當有感。」
此外,大 D 也點出 SHOPLINE 與過往使用的系統的最大差異,他說:「我覺得你們在開店教學方面也很用心,以前系統商的方式就是提供教學文件給你,請你自己解決,但 SHOPLINE 這邊還有影片課程等,指示都很清楚,還會定期關心我們建站的進度,我認為這對曾經操作過網站的我們來說,都是加分的,更不用說是對剛要經營品牌的新手了,所以經過這次的經驗,真的讓我對 SHOPLINE 有不一樣的感覺,我覺得你們不只是提供一個建站系統,更像是一個會站在品牌角度思考的團隊。」
將博覽會搬進城市街角 ──《 1982 小時候 》首次「Chill 嗨嗨文化博覽會」登場
光陰匆匆,與大 D 的訪談也迎來尾聲,而對於品牌未來的規劃,他分享說:「2025 年我們想做一點不一樣的事,過去我們已經醞釀了足夠的能量,是時候該將我們集結的創作者 IP 們,帶進整座城市跟大家見面。」
因此,品牌在 2025 年 8 月到 9 月中期間,將展開一場名為「Chill 嗨嗨文化博覽會」的城市街角串聯活動,透過品牌旗下合作的創作者 IP,與臺北市多間風格契合的商家合作,把每一間實體店舖打造成一個沉浸式展覽互動空間,如同「萬國博覽會」的概念,讓市民們能在日常生活裡就能參與、探索有趣又帶有臺灣色彩的創作故事。
而此次博覽會的參與單位也包含了臺北知名早餐店《好初早餐》、酒吧餐廳《純愛小吃部》,以及在松菸展出的《噁の食物博物館》等。大 D 說道:「我們不是單純擺擺玩具公仔、貼貼海報而已,而是透過每個地點的主題去設計專屬的 IP 結合內容。像在《好初早餐》,我們就安排了創作者 IP『好吉拉』與店內的湯圓料理做結合,讓『地瓜球拉』進化成『湯圓怪獸』,不只會有限定展品,還會推出聯名的期間限定餐點,另外也有 Shake 君與飲料品牌《 60+ 》合作,打造了『茶少年俱樂部』,都歡迎大家可以去踩點。」

另一方面,每個據點也都會設計專屬印章,活動期間可自由集章,完整蒐集後還能參加贊助單位提供的線上抽獎,打造一場全民都能參加的活動,讓「Chill 嗨嗨博覽會」不只是一次展覽,更像是一場以城市為舞台的文化體驗聯展。「讓我們把這些懷舊回憶變得好玩,把 IP 創作放進日常,慢慢讓更多人看見,也更願意來瞭解。」大 D 說道。
相信藉由這次的展覽,《 1982 小時候 》勢必能讓更多人認識到臺灣優秀的創作者與在地文化,帶你我一起回到小時候,重溫最美好與快樂的感受。

本身對於數位行銷領域滿懷憧憬,喜歡閱讀消費者心理與電商相關書籍,非常愛巴哥狗但家裡卻無法養,期盼能透過各種品牌內容合作(採訪、Podcast、影音企劃)帶給品牌店家更多電商經營的協助。
聯絡信箱:kevin.wu@shopline.com
個人部落格:https://kevins-life.com/
行銷知識 IG:https://www.instagram.com/kevins_lifes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