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時代的來臨,流量變成了品牌網站爭相搶佔的「資源」,而面對大型語言模型的內容撿選與流量重新分配,似乎在這 0 點擊時代的勝負關鍵已不再僅是搶佔關鍵字版位,反而是要滿足 AI 搜尋趨勢,並在各個接觸節點贏得顧客信任感。有鑑於此,本文將從 GEO 開始聊起,並探討如何在 AI 搜尋時代下獲取更多流量。

不知道各位是否在近年開始看到「SEO 已死?」等討論,或是你的網站關鍵字排名還在第一頁,卻只能眼看自然流量一路下滑的情況呢?

其實造成這些討論背後的原因,不見得是內容退步,而是搜尋生態的整體改變,各大語言模型的生成式搜尋(Generative AI)與 Google 的 AI 摘要(AI Overviews)把「答案」直接端到使用者眼前,讓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結論,便無須再點進任何網站,這就是零點擊(Zero-Click)的新常態。

有鑑於此,對品牌而言,衡量內容經營的成效標準勢必也須翻新:從「我排第幾名」改成「AI 會不會引用我的內容」。換句話說,搶攻排名已不是當務之急,反而是要思考如何讓 AI 看得懂並願意引用才是關鍵。

GEO 是什麼?從「排第幾」到「被生成式 AI 引用」

「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引擎優化)」,也有人稱之為 AEO,是為了讓內容更容易被生成式 AI 搜尋 / 問答系統「讀懂、採用、引用」,從而優化內容的方法。而 GEO 相較於傳統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優化),目標不只是把網頁排到第一,而是讓你的內容在生成式摘要與對話框裡被直接採用。

但這就代表 SEO 不重要了嗎?當然不是,它依然是品牌不可忽視的重點。

因為如果你的網站內容缺少了過往 SEO 重視的精髓,基本上你要被 AI 引用的可能性更低,因為要讓爬蟲、演算法等「機器讀得懂」,其做法仍舊不會跳脫 SEO 的範疇。

因此可以說想要做好 GEO,你得先從做好 SEO 開始。 

繼續閱讀文章

那想做 GEO,品牌內容該如何讓 AI 青睞呢?

自 ChatGPT 橫空出世,到 Perplexity、Grok、Deepseek、Google AI Mode 等 AI 工具崛起,使用者旅程已從「輸入關鍵字 → 點擊連結」轉向「直接發問 → 獲取完整解答」。

也就是說,這些 AI 不再只是條列出可能的來源,而是整合多方資訊後,直接生成答案給用戶。所以內容不該只為排名而寫,而要能在不同意圖下,提供可被 LLM(Large Language Model,大型語言模型)引用的內容。

以下用三種主流意圖,對應三種內容任務,說清楚 GEO 該怎麼應用。

搜尋階段一、搜尋意圖:探索(Discover)

這一階段的提問多半是「是什麼、有哪些、為什麼」,例如:「GEO 是什麼?跟 SEO 有何不同?」、「生成式搜尋對品牌內容佈局的影響?」。此階段你的任務是建立可引用的內容基礎,用清楚、可模組化的段落回應:

  • 優化問答內容:透過 FAQ 格式或問答式架構來組織內容,建議第一句就能直接回答問題,確保內容是可被摘要的標準化敘述。
  • 以小節方式交代 原理 / 應用 / 風險,每節各自自成段落,便於 LLM 模型擷取。
  • 於文末安排 FAQ 區(3 – 5 題),對齊常見問句。

另外,在技術面,透過 Schema 為內容及 FAQ 標記 Article 與 FAQPage Schema,方便演算法擷取;內容面,避免抽象形容詞,採「名詞+動詞+量化依據」的句型。

搜尋階段二、搜尋意圖:比較(Compare):

此階段使用者會問「A vs B 哪個適合我、規格、材質、方案、價格的差異」。此時我們的任務是提供容易閱讀的比較依據,避免只寫心得文:

  • 以比較表格呈現關鍵欄位(核心功能(商品特色)、使用門檻、適用情境、方案價格、限制條件等),表格是 LLM 模型最容易擷取的結構。
  • 明確標示評測製表方法(資料來源、評測對象、評測期間),建立權威性及可驗證性,引用可靠來源,提供專家觀點,確保內容準確、且具有時效性。
  • 在表格下方加上情境化建議:「若你是 ○○,選 A;若你重視 △△,選 B。」讓模型能抓到「條件 → 建議」的規則。

另外,在技術面,為商品或方案加上 Product/ItemList/Offer 等 Schema,若有客觀分數與評論再加 AggregateRating/Review。

搜尋階段三、搜尋意圖:決策(Decide):

決策階段提問會像「現在最划算的方案?如何購買?評價如何?有沒有風險?」此階段任務是簡化購買流程,促使消費者從「好感」變「下單」:

  • 提供消費者購物建議(Buying Guide),列出決策三要點與適配人群。
  • 提供最新的方案與價格:價格區間、促銷與期限、交付方式、退換貨與保固、常見爭議的處理流程。
  • 放入真實案例 / 成功指標,並標註可追溯來源。
  • 明確的 CTA 行動呼籲(試用、諮詢、下載白皮書),讓 LLM 模型與「人」都看得懂「下一步」該怎麼做。

另外,在技術面,確保 Offer、庫存、價格與地區語言版本一致;體驗面,確保行動版速度、內容可讀性以及 CTA 連結可有效被點擊。

此外,在電商產業當中,也已開始吹起一股 AAO(AI 代理優化)的風潮,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與 AI 的對話當中完成購物需求,但至 2025 年底,還尚未普及於全球,並且各大電商購物網站也會挑選合作方,不見得會讓每個 LLM 去爬取網站,所以是可以持續關注的話題。

《品牌團購全攻略》
從團購類型到團購流程一次為你解析,並完整介紹 SHOPLINE 團購解決方案,為你接軌團購商機

總結

綜觀以上內容,GEO 生成式引擎優化確實有逐漸受到企業重視,但要說 SEO 已經不重要了,也並非如此,過去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有 SEO 已死的聲音出現,但這次 GEO 浪潮則可將其視為新一代搜尋內容的革新。

所以,無論是 GEO 又或是大家說的 AEO、RAO、LLMO、AI SEO 等各種名詞,不外乎就是要品牌更加重視原生內容,建立信任感,並且更加重視用戶搜尋習慣,而這基本上也是萬變不離其宗,SEO 重視的要素依然是 AI 重視的,像是搜尋意圖、內容品質、網站架構等。因此面對 AI 搜尋時代的新局,你也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優化網站,推出值得被 AI 引用、被大眾信任的內容吧!

如果你也喜歡這類內容,歡迎定期鎖定電商教室,倘若你還在找尋功能完善、SEO 架構完整的零售解決方案,歡迎免費試用 SHOPLINE,或預約專業顧問諮詢瞭解更多

(文章封面圖片取自 Freepik)

 

 

你覺得文章有幫助到你嗎?

歡迎給我們評論唷!

5 / 5. 共有 1

可以留下你的評論讓我們知道

延伸閱讀

追蹤電商教室,趨勢新知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