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商(E-commerce,電子商務的簡稱)的出現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商務交易的想像,從前僅能透過實體完成的零售買賣,現今不出家門在網路上便能輕鬆完成。這股購物行為的典範轉移不僅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模式,也因為其高速的發展步調,許多人甚至還不明白電商的意涵,便在日常生活中以電商的方式完成了各式各樣的交易。
雖然大家對「電商」的概念早已根深蒂固,但回顧電商的發展,從 1994 年第一筆在線上透過加密完成的交易至今,也已經過了三十餘載。歷經了大大小小的市場考驗,再到如今百花齊放的盛況,不僅改變了世界的產業生態,也創造了無數的工作、市場發展機會。
面對以驚人姿態蓬勃發展的電商市場,加上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的降臨,讓眾多老品牌數位傳產轉型、新品牌以數位原生形式經營,讓電商領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有鑑於此,本文將從電商的發展趨勢開始,帶你可以深入瞭解什麼是電商、它的發展歷程、有哪些經營模式、以及如何開始你的電商生意。
文章目錄
電商是什麼?
電商是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商品、服務買賣的一種交易型態。說得更精準一點,所有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完成的商業買賣,其中可能涉及由網路加密傳輸的數據交換,或是資金交易,都可稱之為電商。
舉個例子來說,今天你想在蝦皮上購買氣炸鍋,你會先登入蝦皮的 APP,在其中下單並在結帳頁面輸入信用卡資訊來完成付款,就是電商範疇;或是今天你在臉書社團項網友買氣炸鍋,你線上付款給他,他寄送到超商給你,也是電商範疇,總而言之,更種充斥在生活週遭的行為只要構成網路上的交易,便是電商的應用。
電商有什麼發展歷史?
早在第一筆網路加密交易(1994)發生之前,人們便開始陸陸續續研究電商的應用,1970 – 1980 年代電商的基本系統開始有了雛形,爾後在 1990 – 2000 年間,現今的電商巨頭 Amazon 和 eBay 開始在網站上經營電商,再到 2010 年至今,出現了數百種不同的電商經營形態和服務。
在這幾十年間,藉由電商產業的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企業,如 Amazon、PayPal、阿里巴巴等。而這些企業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時間點 | 時期 | 關鍵大事件 |
---|---|---|
1960 – 1990 | 電商最基本的系統和輪廓開始出現,最原始的計算機開始能進行電子轉帳,及電子數據的交換 | — 第一間大型電商公司 CompuServe 成立 — Michael Aldrich 發明了電子購物 — 波士頓計算機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個電商平台 |
1990 – 2000 | WorldWideWeb(www)的問世,使網際網路開始普及,為所有型態的電商打開了大門 | — Netscape 瀏覽器推出 SSL 網路加密技術 — Amazon 與 eBay 成立 — 最早的網路廣告商 DoubleClick 成立 — 第一個電商付款系統 PayPal 問世 — 中國阿里巴巴購物平台成立 |
2000 – 2010 | 世界各大企業紛紛投入電商與其周邊之市場開發,出現了幾百種電商的產品與服務 | — Google 推出 Google AdWords 廣告服務(現更名 Google Ads) — 大型實體零售企業 Walmart 成立電商網站 — 著名電商網站服務商 Shopify 成立 — 智慧型手機 iPhone 問世 |
2010 – 現今 | 電商發展成熟,與此同時仍有許多全新服務或經營模式在改變著產業型態,發展仍在繼續 | — 行動支付 Apple Pay 推出 — 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市場 — 阿里巴巴的雙 11 節慶銷售額達到 177 億美元 — 亞洲最大開店解決方案 SHOPLINE 成立 — 社群、電商平台、AI 應用等多元交易型態問世 |
為什麼該投入電商?從數據來看電商的無限潛力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消費者對於網路線上交易也更具信心,逐漸習慣了此種商業模式。
根據 eMarketer(2024.9)數據預測,2024 年全球電子零售銷售額將突破 6 兆元,電商滲透率持續穩定成長中, 雖然全球電商成長率因為疫情後實體消費需求影響而趨緩,但電商市場仍是一塊潛力無窮的市場大餅,建議商家們可除了關注線上電商業績外,也可思考將線下實體通路透過系統虛實整合,將業績檢視、庫存同步
延伸閱讀:《莉朵花藝》導入 Shopper App 強化購物體驗,以 OMO 全通路佈局讓花藝更便利地走入大眾日常
經營電商的好處與注意事項
電商的商業模式是較新興的產業,大眾對電商多少還有存疑,不論在消費者端又或者是企業端,都可能對電商存觀望態度。其實電商有其不可取代的優勢,是實體店面無法達到的。但相對也有其缺點,在下面我們將整理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讓你更瞭解這電商產業的特點。
經營電商的好處有哪些?
一、易於跨區或跨境銷售
電商網站因主賣場在網路上,想將商品擴張出去到更遠的地方,從外縣市到世界,相較實體門市都要簡單得多。只要輸入商店 URL 網址,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成為顧客。反之,開實體店面就會有地域性的限制,想要跨境世界更是不容易。
二、二十四小時運作
實體門市的限制在於有營業時間,但在網路的世界裡,網店可以 24 小時持續營業,白天再處理訂單即可。而實體門市如水電、人力都會成為無法長時間營運的限制。
三、前期投資降低成本
相較傳統實體門市需負擔的店面、水電等費用,透過電商銷售時,可在前期投資時免去這些開銷。尤其是初創從電商平台、社群起家的商家來說,成本更是低了許多。但降低成本僅限於前期的投資成本,隨著網店規模的成長,廣告、人力、學習資源等則會成為新的開銷,成本將會提高。
四、導入數據優化銷售
電商銷售可導入數據,透過後台檢視商品營業額、銷售量以及可分析會員受眾等,近一步優化營運及行銷策略,以提升轉換率。
經營電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顧客服務缺少溫度
和實體店面相較起,因為缺少店員這層實際的真人接觸,創業者不容易從消費者的肢體或語言得知反饋,有些問題將難以在第一時間為顧客解決,可能造成顧客的離開,或對商品的不瞭解,因此在線上客服的流程上,需要謹慎規劃。
二、顧客無法得知商品真實狀況
這點也是大部分賣家對電商最大的疑慮,顧客僅能透過網路照片、文字敘述來瞭解商品,可能會對商品心存保留而無法決定下單。尤其是消費者會對較高價的商品更加小心,電商可能成為購物的阻力,因此在商品拍攝跟呈現上,盡量如實呈現,或是透過直播展示給顧客看。
三、顧客需要等待物流配送時間
顧客從下單到實際拿到商品需要經過物流的配送,在這之中必定消耗時間,若顧客急著收到商品,或是購物當下為衝動購物,可能造成顧客對商品的滿意度降低,或在商品配送過程中申請退貨,因此多元的物流選擇方式是一種解方,像是提供「線上買門市取」功能給想要快速拿到商品的人,或數有特殊品項的商家(如蛋糕),同時配合多種物流方式能解決大眾對於配送的需求。
四、市場競爭相當激烈
實體門市若選址恰當,行經的顧客都可能成為潛在顧客,但在電商世界,商品優劣、行銷經營、網站能見度等都會影響是否有顧客光臨店面,不僅獲取顧客成本可能變高,也不易從眾多競爭品當中脫穎而出。
電商經營 | 項目 |
---|---|
好處 | — 易於走出在地限制,跨境全球市場 — 網店能24小時運作,顧客可隨時下單 — 初創業時,前期能降低投資成本 — 可配合數據優化銷售 |
注意事項 | — 僅透過網路,對顧客能提供的服務有限 — 顧客無法得知商品的真實狀況 — 顧客需要等待配送時間 — 電商市場競爭激烈不易突出 |
風格簡潔有力的網站,會讓人對品牌留下幹練、大器的印象,而色彩繽紛的網站,可以傳達活潑有朝氣的氛圍
電商是怎麼進行的?電商生意必備的 3 要素
看完電商的無限潛力後,想必許多人都已躍躍欲試,但在正式開始前,電商創業需要準備好經營電商最重要的三要素:「商品、店面、顧客」。
電商 =「好的商品+銷售媒介(網店或平台)+源源不絕的消費者」
要維持品牌運作順暢,你需要先尋找想販售的「商品」、接下來為商品找到展示的「店面」(也就是網店),再來透過網店,吸引「顧客」前來光顧。藉由此公式的三個要素進行循環,將構成你的事業版圖。若你還徬徨不知該從 0 開始備齊這三項要素,接著往下看!
要素一、電商的靈魂 — 商品:要賣什麼?要賣給誰?
在競爭的電商市場中,「商品」往往是一間商店能成功的最大資產。創業首先需要找到具有市場性的商品,才能對商品進行包裝、銷售,進而累積忠實用戶,將自己的電商生態創立起來。而創業者要怎麼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除了需要考慮消費者的特性之外,商業模式也是一大考量點。我們要賣什麼與要賣給誰都是一大重點,就讓我們介紹電商常見的商品類型。
要賣什麼?幾種常見的銷售品項
- 【非必需性質商品】:非生活必須品,如「飾品」、「珠寶」、「精品」等。雖然隨著現代人對網路交易的信任感逐漸提高,這類商品也逐漸能走到網路上以電商形式販售,但相對還是容易使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真假產生疑慮。
- 【生活性質商品】: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類型,如「流行服飾」、「生活家居」等。大部分的品牌電商皆為此類,這類商品入手門檻較低,但也因門檻較低,市場的競爭相對激烈,想在其中脫穎而出,品牌需有獨特的差異性與記憶點。
- 【趨勢性質商品】:即指由趨勢而生的周邊商品,例如「3C 配件週邊」、或是響應政府環保政策而流行的「隨行杯」。這類商品在剛爆發熱潮時是銷售的最佳時機,但該熱潮是否能延續,要端看市場端的反應。
- 【科技性質商品】:即指高科技的商品,如「家電電器」、「電子 3C」等。因產品開發成本高,除少數能自行開發產品外,電商多為向原製造商代理或批發。因高科技商品也有高價、易損的性質,和奢侈性質商品有些類似,需和消費者培養信任。
- 【創意性質商品】:即指結合創業者自生創業而產生的商品,如募資平台上常出現的創意商品、或是自創文創品牌。這類商品因結合創業者的創意,除開發較難外也需考量商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但一旦打開知名度,因具獨創性反而容易被消費者記住。
- 【服務性質商品】:即指將「服務」以各種形式包裝販售,如提供線上課程服務、或是線上進行的占卜。近幾年在線課程的隨著影音崛起與需求增加正蓬勃發展中,要如何將「服務」搬到網路上進行販售,從流程到如何啟用服務,創業者都需要規劃並清楚的傳達讓消費者得知。
延伸閱讀:《網店賣什麼?5 大熱門商品類型該怎麼賣與案例分享一次告訴你!》
至於要賣給誰也是一大重點,這裡也羅列出四個電商常見目標對象為出發的商業模式:
- 【企業對企業(B2B)】:即指買家和賣家雙方皆為企業身份。買家企業為其商業目的,向另一個賣家企業購買產品、服務、或資訊。例如某企業向文具批發商採購大量的辦公室用品,或是企業向微軟購買正版軟體。因為在這交易過程中沒有「消費者」的參與,所以大多落在產業的較上游,如製造商、工廠、批發商等。
- 【企業對消費者(B2C)】:即指賣家為企業,買家為一般消費者的經營模式。企業向一般消費者展示商品、服務,消費者可透過網站或購物平台進行下單,例如常見的建立品牌官網向消費者販售服飾,或是在實體超市購買青菜。在這過程中消費者通常為單一個體,且經常性的在購物(如每天到市場買晚餐的青菜),通常不會一次購買大量的商品。
- 【消費者對消費者(C2C)】:即指買家和賣家雙方皆為消費者身份。賣家消費者透過二手交易或購物平台將商品轉賣給買家的消費者,例如在蝦皮上低價售出用過幾次的彩妝品,或是在 Facebook 社團販賣二手腳踏車。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企業的參與,主要是賣家消費者將曾購買但用不到的商品轉售給有興趣的買家。
- 【消費者對企業(C2B)】:即指賣家為個人消費者,將個人能提供的產品、服務提供給企業的經營類型。例如學生自行開發的軟體賣給一間公司,或是自由業者將自己的設計以接案形式賣給公司。這類的交易類型較少見,主要是消費者本身開發或創造了具有商業價值的商品或服務,賣給企業讓企業針對該產品來進行市場開發等商業經營。
要素二、電商的伸展台 — 店面:要在哪裡賣?
其實在網路上購物,和在實體購物的流程是極為相似的。在傳統的購物模式中,我們會先踏入實體門市,在店內挑選所需商品,到櫃台完成付款,再將商品帶回家。而電商則是把這流程搬到了網路上,透過創業者在網路上架立的官方網站或網路平台,將商品向外展示。
所以對電商來說,網路上的店面也就是網店,就像實體門市的店面一樣,不僅僅是商品展示的空間,更是電商的門面。而電商的銷售流程和實體門市的銷售流程比較,可以參考下圖:
而要在哪裡進行銷售?提供以下電商常見的銷售管道:
- 【大型電商購物平台】:即指創業者不需自己架設一個購物環境,而是透過「平台商」提供的服務,將自己的商品上架到平台,藉由平台自身的流量資源做銷售。台灣常見的平台商有 MOMO、PChome 等。 這些購物平台就像實體門市進駐百貨櫃點一樣,電商平台提供龐大流量的,但競爭也相對激烈,同質性商品多,且上架成本通常較高,並且無法取得顧客資料作為自己的會員,也很難做出品牌鑑別度等。
- 【SaaS 網路開店服務】:使用者不需自行安裝或維護軟體,只需透過瀏覽器等終端設備連接網路,即可隨時隨地使用系統商提供的開店服務。這種模式的優點包括降低硬體成本、維護流程由系統端負責、功能更新速度快,以及根據方案等級與使用量支付對應費用等。而 SaaS 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數據儲存、電子郵件、客戶關係管理(CRM)等領域。而目前全球最知名的 SaaS 網路開店平台則是 Shopify,專門為品牌商家提供開店服務,而在台灣,SHOPLINE 便是台灣最多用戶選擇使用的開店解決方案,至 2024 年全球已有 60 萬以上商家選用,提供建置品牌官網、金物流串接、會員管理系統、優惠促銷模組、庫存管理系統、社群購物功能等,滿足各項品牌主開店所需的營運及管理需求。
- 【自架品牌電商網站】:自架網站通常就是直接找網站設計公司,或是額外請一位內部網站設計師來架設,通常需要耗費較高昂的建置成本,從前期討論、網站規劃、網站建置、各項第三方開店服務串接、問題測試及優化到正式上線等,對於不熟悉網站設計的創業者來說,很可能會花上許多的時間確認,也很有可能因為不熟悉哪一項決策才是正確的因而踩雷,且建置完成後還需要定期進行網站維護、因應市場變動的功能升級,都是在自建網站前需要考量的問題。
延伸閱讀:《開店平台怎麼選? 5 大指標為你省資源賺大錢!》
要素三、電商的終極目標 — 顧客:顧客哪裡來?
所有的商業銷售最終的目標都是人。商品銷售對象是人,最終買單結帳的也是人。在電商經營上,比起實體門市來說最大的困難,便在品牌無法直接觸碰到消費者,商家僅能透過投放數位廣告、社群經營、或是 SEO 等方式,吸引消費者接觸商品及品牌。
而在品牌和商品都還沒打開知名度時,想獲取第一批顧客也相當不容易,創業者必須極盡所能的探索、搜集資料來源,藉由數據觀察出消費者的輪廓。這裡提供以下作法:
- 【社群管道曝光能見度】 :消費者要能在網店下單購物,首先需要能「找到」品牌的網站。而最常見的管道選擇不外乎就是 Google、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以及近期迅速竄紅的 Threads 等台灣最常使用的平台,在這些管道的演算法下盡可能提高網頁的能見度,確保消費者知道品牌的商店,這些人才可能成為潛在的顧客。
- 【SEO 排名】:透過優化網站 SEO 來搶佔關鍵字排名也是低成本的做法,如果策略正確便有機會霸佔更好的曝光版位,為網站帶來流量。
- 【數位廣告投遞】:若說網店是被動等待消費者上門,廣告便是主動出擊的武器。透過數位廣告,創業者能夠設定想將商品資訊投遞到哪些族群面前,設定廣告預算後將廣告投放至這些人瀏覽的網頁、搜尋結果當中。廣告是獲客的重要來源,卻也是一門精深專業的學問。
如何開始經營電商?
在瞭解電商是如何運作的之後,想必許多人已躍躍欲試,想在電商領域大展身手。但究竟要如何開始?又有哪些必須準備的功課?
步驟一:找到想要販售的商品及目標顧客
你可以參考我們在電商-商品的靈魂小節,尋找商品的靈感。在訂下想賣的產品後,還可以搜尋販售相似商品的品牌,來調查這些和品牌互動、購買的顧客,是否和你預期的目標顧客相同。對商品及目標顧客有一個明確的想像,能幫助你預想接下來幾個步驟的執行方向。
步驟二:規劃事業藍圖
抱著夢想創業必定是想實現一個心目中的理想,將這個理想或夢想掛上一個較實際的目標,並著手規劃短中期的執行項目,給努力的自己一個明確的方向。團隊規模、跨足版圖、營業額等都可以是相當實際明確的目標。完成夢想固然重要,但若沒有一個明確目標做事業是否成功的衡量基準,便很難執行更長遠的營運規劃。
流行服飾產業可參考《流行服飾產業入門該怎麼做?跟著「創業藍圖」5 步驟踏上你的品牌之路!》
步驟三:選擇開店管道
根據目標選擇適當的開店管道。若是兼職想做微型創業,可以從 C2C 電商平台開始起家;若想創立風格品牌,則可以從 SaaS 開店服務來架站開始。在事業有規模後自然可以經營多管道,像是額外上架大型 B2C 電商平台,但在初期人力資源都不足的情況下,先選定一個起家的店面,會較為穩定。
步驟四:為網店取一個名字
為品牌取一個有記憶點或有趣的名字,能幫助消費者快速對你的品牌產生印象,或能從品牌名中便瞭解網店販售的商品。電商市場競爭,想脫穎而出記憶點和差異化是其中重點,而名稱便是一個很好的著力點。若對品牌取名,你可以參考這篇:《店名應該怎麼取?為你的商店找到最合適的品牌名稱》
步驟五:為品牌制定 Logo、形象
商店的視覺如何呈現,散發何種氛圍都是經營形象的一環。而 Logo 則象徵著品牌的精神和理念,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的感受。千萬別輕忽視覺形象對品牌的影響,好的視覺就像好的裝潢一般,從消費者踏入的那刻開始,便影響著消費者對品牌的想像、購買慾望等。
步驟六:規劃完善購物流程
顧客該如何購買?有哪些付款方式?付款後的配送又有哪些選項?是否提供退換貨服務?這些購物流程都需要設計優化,並尋找適當的解決管道。好的購物流程會引起顧客的「失心瘋」,讓顧客在不知不覺中付款完成購買,而這些都是經營者背後精心設計的結果,是商店做得好的一大重點。
步驟七:吸引顧客上門
商店都架設完成後,接著就是待顧客上門了。但要想顧客上門,創業者需要在網路行銷上下足功夫。就像傳統會利用傳單、試賣等方式促進買氣外,電商則需要透過廣告、活動、促銷、內容經營等來進行吸客,深入瞭解目標顧客的特性並投其所好,顧客才會源源不絕的上門。
選擇電子商務平台 5 大重點
每位創業者想販售的商品都不同,特色也各不相同。但唯一相似的點便是都需要一個好的展示網店。可依據不同的考量和需求來決定。不論是大型電商購物平台、請第三方設計公司或聘請工程師自建官網,或是透過開店解決方案 ( 如 SHOPLINE ) 建置官網,我們都能提供幾個挑選重點,幫助你在選擇的時候更有方向。
重點一、衡量費用
開店選項 | 預計花費 |
---|---|
自家工程師自建 | 較高,後續更新維護都是隱藏成本 |
在 B2C 購物平台開店 | 中,上架抽成費稍高,但曝光效益大 |
在 C2C 拍賣平台開店 | 低,上架無成本,但交易手續費有一個區間 |
找外包廠商 | 高,相比自建官網成本更多,任何修改都需要花費 |
找開店解決方案 | 中,依照需求選擇方案,功能更新快速,維護成本較低 |
重點二、自主性高低
在大型購物平台開店初期較有流量優勢,但商城常有優惠活動,商家通常必須配合參加促銷,有壓低自己利潤的風險。相反的,商家若擁有自己的官網,就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可決定哪時候舉辦促銷活動、折扣多少比例、以及哪時候終止。
另外,上架大型購物平台常常會遇到銷售類似商品的商家,而購物平台的推薦商品機制,會將相似的商品及售價皆呈現,就容易形成削價競爭的窘境。
重點三、短期現金壓力
大型商城、拍賣平台通常都是代收代付,因此消費者所付的錢不會馬上來到賣家手上,依各平台的條款有不同的撥款週期,每個撥款日期相間可能長達 15 天,在這一段「空窗期」,賣家可能得支付員工薪水,可能要付貨款給供應商,金錢壓力可說是不小,因此賣家不可不清楚各平台的規定。
舉例來說,很多大型電商平台採半月結制度,每月 1 日到 14 日算一個「結算週期」( 15 – 31 日為第二個 ),不過這只是結算週期,並不代表賣家在 14 號的隔天就能收到款項。雖然賣家已經出了不少貨,但這筆上半個月的貨款並不會馬上來到賣家口袋裡, 要一直到月底平台方才撥給賣家。
也就是說,即使賣家在 1 月 1 日已經把商品出貨給消費者,也要到 31 日才會從商城收到這筆貨款。因此,對在商城開店的賣家來說,備用資金及現金周轉期的設定就十分重要,以免落入付不出錢的窘境。
重點四、競爭優勢
雖然拍賣平台、購物商城擁有龐大的流量及會員基礎。然而,商家也要注意的是,平台上的同類型的商家眾多,顧客並不會只會瀏覽我們的頁面,其他類似的品牌也都在競爭同一群 TA(Target Audience 目標受眾)的大餅。
每當商城寄出 EDM 給會員、投放購物廣告,或是賣家在商城首頁刊登廣告時,可以肯定的是,競爭對手的商品圖片也會出現在自己的旁邊。若品牌沒有明顯的優勢,即使擁有巨大流量的撐腰,也很難在「強敵環伺」的環境存活。
相反的,品牌官網可完全掌握會員資料,EDM 的內容、官網頁面上,自然也不會出現其他競品的商品資訊,潛在顧客也就不會被吸走注意力,無從做比較,可望減少競爭程度,增進顧客對品牌的印象。
重點五、展現品牌風格
在逛大型購物平台、拍賣平台時,你一定有發現每個進駐的品牌的呈現方式、頁面長相都差不多,固定的格式使品牌很難表現自己風格。然而,當你在逛品牌官網時,你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許多成功的品牌官網,都會有自己的品牌風格,從字體、文案、商品圖片、頁面設計等設定,商家可自行依據品牌的調性特色、受眾喜好來設計頁面風格,完全掌握網站面貌,凸顯品牌優勢。
總結
挑選適合自己的電子商務平台後,就要開始經營自己的商店,想辦法提高流量,增加轉單率。提高轉單的方法也許是經營品牌的粉絲團、 LINE 社群,向粉絲推播新品上市的訊息;也許是投放 Google 搜尋廣告、 Meta 再行銷廣告,讓猶豫的顧客被「推坑」衝動下單;亦或是和網紅、部落格等 KOL 合作,增加網路上的聲量,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品牌。
上述提到的只是幾種方式而已,經營電商的方法其實百百種,最需要的就是持續學習新知, 並將這些所學應用在自己的商店上。 SHOPLINE 電商教室提供了各種電商相關的文章,相信能在你的電商之路上,持續做你最佳的夥伴。
如果你還在猶豫經營電商的方式,不妨先免費試用看看 SHOPLINE,或是預約專業開店顧問瞭解更多。
(文章封面圖片由 AI 生成再進行後製)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