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品牌今年會做中秋檔期嗎?中秋節不僅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時刻,更是消費者購物行為與品牌推廣的黃金檔期。近年來,隨著線上購物滲透率不斷提升,消費者提早規劃送禮、重視配送體驗、追求產品質感的態勢愈發明顯。對品牌而言,中秋節不單是「檔期營收」的關鍵,更是提升品牌曝光、深耕顧客關係與開拓新客的重要時機。
有鑑於此,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品牌若想在 2025 年的中秋檔期中突圍,勢必要提前佈局,並且靈活運用數位廣告策略,才能把握先機搶奪消費者注意。而 SHOPLINE 廣告團隊針對「中秋節送禮及周邊相關產業」與「非中秋低度相關產業」,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廣告投放與素材建議,協助商家在競爭激烈的節慶市場中找到最佳的突破口。
中秋節周邊相關產業的廣告對策
一、檢視活動預熱期時的節慶熱度
根據 Google Trend 數據觀察,2025 年「中秋節禮盒」的搜尋熱度比往年提前至少兩個月浮現。這代表消費者不再等到九月才開始規劃,而是在七月甚至六月就開始比價、選購。這樣的行為轉變,與物流配送的不確定性、企業採購流程提前以及家庭聚會需求提早規劃息息相關。
對品牌來說,若仍然遵循「節前一個月再投放」的傳統操作,很容易錯失前段流量。因此,我們建議品牌應該把「預熱期」拉長,並在 Meta 廣告、Google 搜尋與購物廣告等渠道中,搶先佔據搜尋與曝光入口,將品牌與產品第一時間植入消費者心智。
二、廣告投遞策略建議
如果你的「廣告預算充足」:
建議拉長「1.5–2 個月」的廣告走期,並採取「三階段」策略:
- 【前期(預熱)】:以流量與認知為目標,利用 Meta 廣告廣泛曝光,建立活動記憶點。
- 【中期(續熱)】:針對互動過的用戶或到訪官網的族群,加深產品優勢與優惠資訊,推動進一步考慮。
- 【後期(導購衝刺)】:在中秋節前兩週大幅拉高轉單廣告預算,鎖定購物車放棄者與再行銷名單,推動最終下單。
建議同步結合 Google 搜尋廣告鎖定「中秋節禮盒推薦」、「公司送禮首選」等關鍵字,與 Meta 廣告的情境行銷互相補強。
如果你的「廣告預算」有限:
至少要提前「1–1.5 個月」開始,並直接聚焦在「轉換導購」。
活動期間重點放在精準投放,例如 Meta 廣告針對「既有會員」、「相似受眾」進行再行銷,避免過多流量型曝光,確保有限預算集中在可帶來轉換的族群。
三、廣告素材、文案建議
若是販售月餅、烤肉食材、伴手禮等食品生鮮、中秋節周邊相關的商家,建議在產品圖設計與文案呈現上,都需要同時滿足「商品優勢清楚傳達」與「節慶氛圍營造」兩個方向。
視覺素材設計建議:
在產品圖上,可以多加凸顯商品的核心賣點,例如強調「手工製作」、「低糖健康」、「嚴選在地食材」、「禮盒限量包裝」等,讓消費者在第一眼就能快速理解差異化。同時,建議素材設計採取「簡潔但高質感」的風格,避免過於雜亂,以利在 Meta、Instagram 或 Google 展示廣告等高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
在色彩選用上,可運用象徵喜慶的金色、紅色與深紫色,搭配月亮、兔子、花燈等中秋元素,傳遞節日氛圍;若品牌定位偏向年輕族群,亦可嘗試漸層色或插畫風,讓素材更具潮流感。
動態影音素材建議:
除了靜態圖片,影音內容在社群平台上往往更具互動性,品牌可考慮製作短影音,呈現「打開禮盒的驚喜感」、「家人朋友圍爐烤肉的歡樂氛圍」,甚至「職人製作過程」等,透過 Reels、YouTube Shorts 或 TikTok 廣告,強化品牌故事與溫度感。這樣的素材更能激發消費者分享意願,提升自然觸及。
文案切角設計建議:
在文案上,除了基本的優惠訊息(如折扣、滿額贈)外,更要加入情感面溝通。建議商家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切入:
- 【團聚感】:「今年的團聚特別珍貴,把思念化作一份禮,傳遞到親友手中。」
- 【心意感】:「不只是送禮,更是把心意包裝在精緻禮盒裡,讓對方感受重視與祝福。」
- 【儀式感】:「烤肉、賞月、禮盒交換,都是中秋專屬的浪漫儀式感,讓品牌陪伴消費者完成。」
- 【企業送禮】:針對 B2B 客群,可加強「專業、體面」的關鍵字,搭配「大量訂購優惠」、「客製化禮盒設計」等亮點,提升決策者的下單意願。
平台差異化文案,不同平台適合不同的語氣。
- 【 Google 搜尋廣告 】:著重「關鍵字 + 產品特色」,例如「2025中秋低糖月餅|手工限量禮盒」。
- 【 Meta/Instagram 】:以情境化內容與生活化語氣為主,搭配圖片/影片素材。
- 【 LINE 官方帳號 】:利用「限時優惠」、「好友專屬折扣碼」來製造即時行動力。
透過上述多層次設計,品牌不僅能在素材上凸顯專業感,也能在文案中與消費者建立更深的情感連結,進一步促使他們在節慶檔期完成轉單。
四、搶早鳥心智,強化免運體驗
上一段提到,從 Google Trend 可以看到消費者會提前搜尋產品或服務,因此商家如何先收割這波早鳥消費者,誘人優惠絕對不能少,針對「企業贈禮」或「個人送禮」祭出早鳥、提前預購才有的專屬優惠,過了早鳥期間則改為原價,疫情後外送、宅配已成常態,要維持一定競爭力,免運、宅配、I 人友善的零接觸服務已經是店家需具備的基本服務。
- 【早鳥優惠】:提前兩個月推出預購優惠,吸引「計劃型」消費者搶先下單。可設計如「早鳥享 85 折」、「限量贈禮」等方案。
- 【免運服務】:疫情後,宅配、外送已成消費常態,免運已被視為基本配備。品牌應將免運或快速配送列為標準選項,維持競爭力。
- 【分眾優惠】:針對 B2B 客群可設計「企業大宗採購折扣」,針對一般消費者則推出「家庭聚會組合價」,精準滿足不同需求。
非核心節慶產業的行銷新思路
即便中秋節不是主要銷售季節,品牌仍可透過創意策略保持市場能見度,並加深與顧客的互動與認同。重點在於「借勢而不強迫」,用節慶氛圍提升品牌形象與參與感。
創意場景切入
對於非中秋熱銷產品,例如健身配件、手作文具或文創小物,可以打造節慶相關場景,將產品融入家庭、朋友或社交互動中。例如設計「中秋團聚活動必備清單」或「假日小確幸組合包」,讓產品自然與節慶連結。
品牌互動與社群經營
透過短影片、貼文或線上互動小遊戲,讓消費者在中秋期間與品牌建立情感聯繫。也可提供專屬內容,如節慶指南、DIY 點子或虛擬體驗,增強使用者參與感與品牌好感。
精準導流與會員經營
非核心節慶產品仍可透過會員專屬活動、社群限時推播或個人化推薦,維持品牌與顧客的接觸頻率。目標不是強迫購買,而是讓消費者在中秋節期間「看到品牌,感受到關心」,為後續大檔期的行銷鋪路。
節慶儀式感
在訂單中加入小驚喜或限定小禮(如節慶小卡、貼紙或試用品),提升消費者的開箱體驗與品牌好感,增加分享與回購的可能性。
剖析開店大數據來洞察市場的脈動,歸納出未來 2025 年零售產業的發展趨勢,免費下載此電子書!
總結
針對中秋檔期關聯度高的產業,核心在於如何把握消費者的搜尋與選購時機。與其僅在節前加大聲量,不如在不同平台建立「循序推進」的節奏:社群廣告營造氛圍、搜尋廣告捕捉需求、會員行銷承接回購,讓消費者在各接觸點持續看到品牌。
而對於與中秋關聯度較低的品牌,策略目標則應轉向「存在感」與「情境連結」。透過節慶專屬內容、品牌祝福、限定互動活動等方式,不僅能維持消費者的注意力,也能在無形中累積品牌好感,進一步為年底大檔做暖身。
任何一個節慶,都是品牌提升銷售與擴大聲量的試煉場。若能及早佈局、精準溝通產品價值,並在內容、素材與優惠策略上形成連貫,品牌就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SHOPLINE 廣告團隊能依照產業特性設計專屬方案,協助品牌把握 2025 中秋檔期,將每一份投入轉化為實際成效。想提前站穩 Q4 行銷戰場,立即聯繫 SHOPLINE 廣告顧問,倘若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官網,也歡迎免費試用 SHOPLINE。
(文章封面圖片取自 Freepik)

擔任 SHOPLINE 行銷團隊的文案編輯,喜歡關注數位行銷的趨勢,紀錄電影裡的台詞、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希望能透過文字的影響力,協助品牌在電商市場上屢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