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聞報導指出,由皮爾森數據為時力做的「詐騙風險感知」民調結果指出,台灣有 67.2% 的民眾表示,1 週至少看到 1 次假網購詐騙,且有 15% 民眾曾受騙於假網購。另外,根據 165 打詐儀錶板顯示,有通報受理的受詐騙案例,「網購詐騙」數量排名第二,可見在網路上進行交易,是大眾應該更加謹慎的部分。

而自從電商發展以來,每年都能看到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不管網購詐騙常客的「一頁式網購詐騙」,或是每年購物季都會死灰復燃的「假包裹詐騙」,主要都是發生在「買家」身上,造成消費者財務上的損失。然而,現在不光是買家,就連賣家也成為了詐騙集團鎖定的目標,有鑑於此,本文將分享近年常見的「賣家被詐騙」手法,並且向各位呼籲賣方也要留意個資的資安保護,來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影響。

網購詐騙手法一:假藉用 7-11 賣貨便 / 交貨便購物需請賣家驗證「金流」

很多賣家在網路上賣東西時,會透過「臉書社團」、「LINE 社群」或是其餘非平台交易的管道,而有時就會被詐騙集團給盯上,而近期相當常見的「賣貨便 / 交貨便付款需賣家驗證金流」詐騙手法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常見到兩種形式:

情境 1:詐騙人士請賣家建立「賣貨便」賣場,提供後說付款失敗或帳戶被凍結,需要賣家聯繫客服進行「金流認證」

此情境主要是詐騙人士會冒充成「買家」,並私訊聯繫你希望使用「7-11 賣貨便」來完成交易,而以下會是詐騙人士要求的步驟:

  1. 要求你創建賣貨便賣場並將網址提供給他。
  2. 過一段時間,詐騙人士會說他付款失敗,帳戶被凍結,而經過他詢問,說明你的「賣貨便帳戶有問題」。
  3. 提供你聯繫「7-11 賣貨便客服的連結」,請你聯繫客服來協助他解凍帳戶,並完成交易。
  4. 如果點擊詐騙人士給的連結後,假冒的 7-11 賣貨便客服人員會聲稱你的賣場「尚未進行金流認證」需要你依照他們的指令完成操作。
  5. 而在過程中會用話術說服你需要「輸入銀行帳戶、密碼及 OTP 驗證資訊等」,如需要小額的「綁定費」、「開通費」、「驗證費用」,當你輸入完後,便會發現你帳戶的錢就被轉走。
  6. 之後原先要跟你買的買家及假冒的 7-11 賣貨便客服便會人間蒸發,最終只能尋求 165反詐騙專線求助。

以上步驟中,「」裡頭的文字都是可疑的詐騙話術,基本上只要一出現,建議賣家們立刻終止對話,並回報詐騙可能給社團、社群管理員等,減少更多人被詐騙的風險。同時也可以上 165 打詐儀表板進行檢舉或報案。

賣貨便詐騙案例示意(此為詐騙案例截圖,也並非 7-11 的網站頁面與客服帳號,看到以上畫面切勿相信)
賣貨便詐騙案例示意(此為詐騙案例截圖,也並非 7-11 的網站頁面與客服帳號,看到以上畫面切勿相信)

情境 2:買家用「交貨便」建立賣場並說已匯款,請賣家填寫寄件人資料後列印單據請款,但當填完資料後卻需要聯繫客服簽署金流認證

此情境與上述賣貨便詐騙類似,但這是詐騙人士化被動為主動,用魚目混珠的方式先讓你以為是賣貨便交易,讓你信以為真,假設你沒用過賣貨便,他們也會主動提說用「交貨便」來完成交易,藉此引你落入他們的圈套中。而以下會是詐騙人士要求的步驟:

  1. 跟你確認好價錢後,直接幫你開一個「交貨便」連結,並輸入好金額提供給你。
  2. 告訴你說他害怕被騙,透過交貨便平台比較有保障,而「他已經匯款好了」,只要你填寫完寄件者資料後,點擊「列印單據後就可以收到款項,再去超商寄貨就行」,讓你以為是先收到錢再寄出貨。
  3. 等你填完假網站的寄件資料後,此時會無法列印單據,而跳出「資金已鎖定,需要簽署金流」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訊息。
  4. 詢問冒充買家的詐騙人士後,他會說「已經匯款了,如果你 30 分鐘內沒有簽署完成金流認證,需要賠償他 10 倍」等話術。
  5. 接著他會請你按照假網站上的「聯繫網路客服」來簽署金流認證,並說明他們也有簽署過,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且開通快速。
  6. 如果你按了聯繫客服後,假冒的客服人員會打給你(因為你一開始填寄件人時就有填電話),並請你操作網路銀行或是來「簽署金流認證」,若沒有網銀,他會詢問目前銀行帳戶是否有餘額,可能需要「餘額 3-5 萬當作證明才能開通」。
  7. 接著詐騙人士便同樣會引導你「操作銀行轉帳」,竊取你的帳戶餘額。
  8. 之後原先要跟你買的買家及假冒客服的人就會人間蒸發,最終只能尋求 165反詐騙專線求助。

同樣看到「」裡面的文字或話術時,建議直接停止交易,千萬不要按照詐騙人士的引導來操作到銀行帳戶,而這些手法也都是看準電商最後一哩路「金流」來作為切入點,並將身份轉換成過往認為比較容易受騙的「買家」,並釋出如果你不配合會造成他的損失來情緒勒所賣家,最終導致你正中下懷,成為被詐騙的對象。

交貨便詐騙案例示意(此為詐騙案例截圖,也並非 7-11 的網站頁面,看到以上畫面切勿相信)
交貨便詐騙案例示意(此為詐騙案例截圖,也並非 7-11 的網站頁面,看到以上畫面切勿相信)

繼續閱讀文章

網購詐騙手法二:買家要求托運等「物流」認證來完成交易

第二個常見的手法,與上述手法一雷同,但詐騙人士不從「認證金流」著手,而是鎖定「物流」來進行詐騙,同樣較常發生在臉書社團賣東西等情況,詐騙集團假冒買家來私訊賣家,而以下會是可能的步驟:

  1. 表達自己想購買商品,並希望透過「OO 物流宅配」來購買,像是第三方支付貨到付款的方式,來確保雙方權益。
  2. 如果你表達未使用該貨運公司,詐騙人士就會請你聯繫「LINE 客服來填寫託運條例認證」。
  3. 此時假冒的客服人員會說在托運條例認證方面,由於你是第一次使用,要收到款項的話,需要「簽署托運條例並完成帳戶連結」。
  4. 接著會說為了避免雙方權益,要確認你是真人,會請你透過「LINE 螢幕分享」的方式,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托運認證」,而認證過程基本上會看著你輸入網銀帳號、密碼及 OTP 碼。
  5. 同時會跟你說認證會需要先匯一點金額,「等待認證完成後,次日全部款項返還到原帳戶」。
  6. 若隔日再次詢問客服,通常會得到「認證數據整合後才會撥款」,接著就再也聯繫不到詐騙人士。

此手法是用物流開通的形式,因此基本上看到「」中的文字時也就直接終止交易,而不論是從金流還是物流端開通切入,詐騙集團最終都會引導你到銀行帳戶操作這個步驟,同時有些人會要求螢幕分享,千萬不要同意,因為他便能從螢幕中同步竊取你的資訊,就算之後不經過你自己操作,詐騙集團也能竊取你的帳戶資產。

物流託運驗證詐騙案例示意(此為詐騙案例截圖,也並非宅配通網站頁面與客服帳號,看到以上畫面切勿相信)
物流託運驗證詐騙案例示意(此為詐騙案例截圖,也並非宅配通網站頁面與客服帳號,看到以上畫面切勿相信)
《2025 全方位零售整合白皮書》
剖析開店大數據來洞察市場的脈動,歸納出未來 2025 年零售產業的發展趨勢,免費下載此電子書!

網購詐騙手法三:當中間人騙取買方與賣方的「三方詐騙」

第三種手法則是「三方詐騙」,其實在台灣已經歷史悠久,但仍舊會時不時出現,簡而言之就是詐騙人士同時假冒「買家」與「賣家」,並從中賺取轉帳的差額,讓兩位受騙上當的賣家與買家完成了莫名其妙的交易,進而產生紛爭及財損。

以下說明「三方詐騙」的常見手法:

  1. 詐騙人士在臉書社團等去尋覓兩種人:「販賣低價格商品的『賣家 A』」與「想買高單價商品的『買家 B』」(以賣家 A 販賣 500 元公仔盲盒;買家 B 想買 5,000 元運動手錶為例)。
  2. 詐騙人士先 PO 出一篇高單價商品特賣出清的貼文,如限量新款運動手錶原價 8,000 元,出清 5,000 元賣,吸引像是買家 B 的人上鉤。
  3. 等待有買家上鉤後,詐騙人士會同時找尋販賣價值約 500 元的賣家 A,表達自己想買 500 元公仔,向賣家 A 索取帳戶資料,在將賣家 A 的帳戶提供給買家 B。
  4. 等待買家 B 匯款 5,000 元至賣家 A 的帳戶後,詐騙人士會立即詢問賣家 A 是否有收到 5,000 元,是他不小心多輸入一個 0 導致的,希望賣家 A 能退款 4,500 元給他,並提供收款帳戶(詐騙人士的人頭帳戶)。
  5. 等待賣家 A 退款後,詐騙人士就會跟買家 B 索取收件資料,並將收件資料提供給賣家 A,讓賣家 A 把公仔寄給買家 B。
  6. 而過了幾天後,買家 B 開心的收到包裹打開後,發現不是運動手錶,而是公仔盲盒,這時便會依循寄件人資料找到賣家 A,並提出質疑甚至報警。
  7. 而賣家 A 也確實寄出商品,並賺取到 500 元,但卻需面對後續交易糾紛,有時可能得不償失。

而此手法主要是詐騙集團看準沒有安全交易機制的關係,讓買賣雙方都信以為真的相信自己已完成交易,最終才發現兩邊都是受害者,所以對於這類型的詐騙,除了減少透過社團轉帳等交易外,最重要的仍舊是提高警覺並多加查證,才能降低被騙的可能。

三方詐騙案例流程示意圖(圖片來源: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網站犯罪預防宣導)
三方詐騙案例流程示意圖(圖片來源: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網站犯罪預防宣導)

網購詐騙常聽到的關鍵字

而這裡也整理出了網購詐騙常會聽到的話術語關鍵字,當你作為買家或賣家時,聽到對方提及以下詞彙時,請多加留意跟查證,才能避免自己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

【訂單禁售 / 凍結】、【款項凍結】、【未升級賣場】、【聯繫網路客服】、【賠償 10 倍】、【訂單被攔截】、【未開通金流】、【帳號限制提領】、【尚未簽署(誠信認證、洗錢法制法聲明、交易保障協議、OO 金流協定、託運條款認證)】、【需三方認證】、【列印請款單據】、【確認真實身份要螢幕分享】、【認證無需收取任何費用】、【確認帳戶餘額】、【關閉個資代碼】、【匯出款項次日回沖】、【帳戶虛擬認證】、【索取小額開通費】、【不會真的扣款】….等。

以上關鍵字,其中也不乏一些詐騙人士會使用簡體字,而非台灣消費者習慣的繁體字,因此若看到任何訊息出現簡體字,或是非台灣習慣之用語時,都記得保持警覺。

身為賣家,該如何保障自己賣貨權益

看完以上三種詐騙手法,賣家們想要降低自己賣東西時被詐騙的風險,可以依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選擇有信用的購物平台或系統,並確認有完善金物流機制保障買賣雙方權益

坊間有非常多高信用且具備安全交易機制的平台與系統,這些都是網路賣家可以考慮的銷售管道,而 SHOPLINE 全方位零售整合專家不僅擁有完善的金物流串接系統服務,讓賣家不用簽署可疑的金物流協定,就能完成金物流串接,並且賣家無需自行與金物流端聯繫,省去溝通的時間成本,解決中小賣家線上銷售的煩惱。

除此之外,為了讓賣家能提供更加安心、安全的購物場域給買家,SHOPLINE 十分重視「網購資安」,並且深知資安防護對中小型賣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在產品安全測試、員工與端點、系統防護、稽核與法遵管理等面向,都做足了全方位的資訊安全保護,同時也取得了多項認證,包含以下:

  • 【自有金流服務】:SHOPLINE Payments 符合「台灣金融法規與安全規範」與「支付卡產業資料安全標準(PCI DSS)Level 1」的最高安全準則,並通過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協力廠商支付服務業能量登錄」。
  • 【個人資料隱私】:取得 APEC 跨境隱私保護規則(CBPR)認證。
  • 【整體安全控制措施】:遵循 ISO27001:2022 要求來訂定相關規範以及目標,並通過 ISO 國際驗證。
  • 【使用 SSL / TLS1.2 ( 含 ) 以上等級的安全憑證來進行傳輸加密協定】:防止數據傳輸過程中遭他人竊取、更改。
  • 【每年委由第三方進行滲透測試】:由公正第三方進行模擬駭客攻擊測試,提升系統資訊安全。
  • 【已加入台灣 TWCERT 資安聯盟】:以聯盟情資分享管道,來達到跨域資安威脅聯防綜效。

二、掌握賣貨的主動權,培養個資保護意識

如果身為賣方,不要認為自己不會被騙,對於個資保護意識要拉高,並且建議要掌握主導權,提供合理及較安全的交易方式給買家選擇,如面交等,同時確認自己的帳戶若能正常收付款項,就不要輕信買家匯款失敗、帳戶凍結等話術,保持警覺,勿在他人面前展示個資等。

三、多方查證與提高警覺,發現疑似詐騙立即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

從以上手法及常見詐騙話術關鍵字中可以得知,對方可能是詐騙集團,建議可立即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並上網檢舉,協助打擊網購詐騙。

總結

看完以上內容,打擊詐騙人人有責,尤其是在大眾習以為常的網購情境中,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應該盡量以安全且值得信來的管道中進行交易,以避免自己受騙上當。而如果你想要在網路上做生意,還在找尋安全又可靠的開店方案,那絕對要來免費試用 SHOPLINE,讓我們盡全力保障你的交易安全,同時想瞭解更多開店事宜,也可預約洽詢開店顧問,解決你的疑問。

你覺得文章有幫助到你嗎?

歡迎給我們評論唷!

5 / 5. 共有 1

可以留下你的評論讓我們知道

延伸閱讀

追蹤電商教室,趨勢新知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