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品牌還在持續成長嗎?」、「你的品牌與競品的差異化是什麼?」、「你的品牌定位是什麼?」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曾經想過,也有嘗試找出答案,但卻苦於不知該如何進行,對於現有的答案也抱有一絲懷疑嗎?

別擔心,這都是正常的情況,而在廣大的行銷領域當中,其實有非常多實用的分析方法與行銷模型,來協助行銷人找出問題的答案,有可能最終讓你得到的不是最佳解,但卻也能夠在進行模型的討論中,不斷地激盪你的想法,逐步找出最適合自己品牌的規劃。

本文整理了以下 20 個常見的行銷模型與分析方法,詳見如下:

20 個行銷人必看模型與方法

1. STP 定位

使用情境:新品進入市場前的行銷規劃、確認既有商品與服務在市場的競爭力。

STP 定位是由是由美國行銷學者溫德爾.史密斯(Wendell R.Smith) 於 1956 年所提出,是構成行銷戰略的三要素,分別為:「S:市場區隔(Segmentation)」「T:目標市場(Targeting)」以及「P:市場定位(Positioning)」。

  • 【市場區隔(Segmentation)】:透過數據調查與蒐集,並用受眾與大環境各項指標作為考量,將品牌商品與服務的市場進行劃分,同時要避免過度分割市場以影響後續獲利效果。 
  • 【目標市場(Targeting)】:根據市場區隔的結果,選擇相應的商品與服務來滿足單一或多個群體。
  • 【市場定位(Positioning)】:根據產品與服務的優勢進行包裝定位,可分為以下。
    • 「功能性定位」—— 商品與服務可以解決顧客什麼樣的需求與問題?
    • 「象徵性定位」—— 商品與服務可以讓顧客產生什麼樣的自我表達與形象?
    • 「體驗性定位」—— 商品與服務可以與顧客建立什麼情感聯繫?

2. SWOT 分析

使用情境:競品分析、品牌在未來市場規劃可能採取的計畫。

相信多數人可能都聽過 SWOT 分析,它是於 1980 年代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韋里克(Heinz Weihrich)所提出,其分別為「S:優勢(Strength)」、「W:劣勢(Weakness)」、「O:機會(Opportunity)」與「T:威脅(Threat)」,是將企業「內部資源」與「外部環境」結合起來分析的一種方法。

  • 內部資源(自己有的):
    • 【優勢(Strength)】企業內部所具備的能力與條件。
    • 【劣勢(Weakness)】:會限制企業發展的因素。
  • 外部環境(環境給的,並非由企業本身擁有資源出發去討論):
    • 【機會(Opportunity)】:在與競爭者有相同機會時,大環境下可使企業保有優勢的關鍵。
    • 【威脅(Threat)】:在與競爭者有相同機會時,大環境下對企業可能帶來的風險。

3. 行銷 4P

使用情境:擬定品牌商業模式。 

說到行銷 4P,其實後續還有 7P、10P、甚至是延伸出 4C 等,不管如何,不外乎都是在規劃策略時考量到的因素與面向變得更多,但這個由美國學者杰洛姆.麥卡錫(Jerome McCarthy)在 1960 年代提出理論,到現在仍舊被廣泛使用與延伸,可說是現代行銷理論的基礎。而究竟是哪 4P 這麼重要呢?

分別是「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和「通路(Place)」,同時 4P 也被視為「以品牌為導向」的模型,近年逐漸被 7P 與 4C 等模型給取代,目的都是在找出最合適的商業模式。

  • 【產品(Product)】:商品與服務是否能解決顧客需求。
  • 【價格(Price)】:商品與服務實際的價值為何。
  • 【促銷(Promotion)】:如何建立出市場的差異化。
  • 【通路(Place)】:顧客該在哪裡可取得商品與服務。

4. 行銷 4C

使用情境:擬定品牌商業模式。 

承上所述,行銷 4C 是「以消費者為導向」的 4P 延伸模型,是由 1993 年美國學者羅伯特.勞特朋(Robert F. Lauterborn)所提出,讓企業以顧客角度重新審思商業模式的規劃。其中他將 4P 的產品(Production)轉變為「顧客(Consumer)」;價格(Price)轉變為「成本(Cost)」;促銷(Promotion)轉變為「溝通(Communication)」;通路(Place)轉變為「便捷(Convenience)」。

  • 【顧客(Consumer)】:顧客的實際需求與慾望是什麼。
  • 【成本(Cost)】:顧客在購買產品與服務所付出的時間、金錢等各種成本是什麼。
  • 【溝通(Communication)】:品牌是否有建立與顧客的有效溝通,傾聽顧客建議。
  • 【便捷(Convenience)】:顧客是否可以輕鬆獲得產品與服務。

5. 5A 架構

使用情境:分析消費者體驗流程、內容行銷規劃。

5A 架構顧名思義是從 4A 架構演變而來,主要從現代行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於 2017 年出版的《行銷 4.0》書中所述,他將 4A 架構修改為「5A 架構」 ,包含了「認知(Aware)」、「訴求(Appeal)」、「詢問(Ask)」、「行動(Action)」、「擁護(Advocate)」五個階段。

  • 【認知(Aware)】:評估如何讓顧客認得與記起你的品牌。
  • 【訴求(Appeal)】:評估如何讓顧客對你的品牌產生深刻印象。
  • 【詢問(Ask)】:評估如何在各個管道中提供顧客想要了解品牌的資訊。
  • 【行動(Action)】:評估如何讓顧客願意願意購買品牌的商品與服務。
  • 【擁護(Advocate)】:評估如何為顧客創下良好體驗,並願意推薦品牌。

6. AISAS 消費者行為模型

使用情境:分析消費者各階段行為、內容行銷規劃。

AISAS 消費者行為模型是 2004 年由日本電通根據美國 AIDMA 定律所研展出的理論,與 5A 架構、AARRR 行銷漏斗有異曲同工之妙,其針對消費者的行為分為五個階段「A:Attention(引起注意)」→ 「I:Interest(激起興趣)」→ 「Search / Social (搜尋或社群)」→「Action(產生行動)」→「Share(分享擴散)」。

  • 【Attention(引起注意)】:可以透過何種方式觸及顧客,引起他們的注意。
  • 【Interest(激起興趣)】:如何找到切入點激起顧客對商品與服務感興趣。
  • 【Search / Social (搜尋或社群)】:如何佈局線上內容與社群曝光強化品牌被搜尋到的機會。
  • 【Action(產生行動)】:如何在佈局的內容與資訊當中強化顧客的購買意願。
  • 【Share(分享擴散)】:當顧客使用過商品與服務後,如何刺激顧客願意分享品牌給親朋好友。

7. AARRR 行銷漏斗

使用情境:優化顧客轉換路徑、內容行銷規劃。

AARRR 行銷漏斗是 2007 年由美國矽谷創業家戴夫.麥克盧爾(Dave McClure)所提出的矽谷科技業的行銷漏斗,後續被廣泛應用於品牌行銷當中,主要是針對消費者購買商品與服務的流程中進行分析的一套方法,分為五階段:「A:獲取顧客(Acquisition)」、「A:活絡顧客(Activation)」、「R:提高留存(Retention)」、「R:增加收入(Revenue)」與「R:傳播推薦(Refer)」。

  • 【獲取顧客(Acquisition)】:思考顧客是如何找到品牌的?
  • 【活絡顧客(Activation)】:思考顧客對於品牌消費體驗為何?
  • 【提高留存(Retention)】:思考如何提高顧客回購?
  • 【增加收入(Revenue)】:思考如何擴張品牌更多收益來源?
  • 【傳播推薦(Refer)】:思考該如何讓顧客願意推薦品牌?

8. PEST 分析

使用情境:品牌市場規劃、企業營運規劃。

PEST 分析最早是由哈佛大學教授法蘭西斯.阿吉拉(Francis J. Aguilar)於1967 年在《Scann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所提出,主要是企業在進行市場分析時,可作為外部環境因素的討論(可為 SWOT 分析時探討機會與威脅的參考),幫助品牌能夠針對大環境下不同的考量因素,去進行策略上的規劃。

  • 【政治因素(Politics)】:需考量政治制度、政策、相關法律與法規等。
  • 【經濟因素(Economy)】:需考量經濟發展、成長規模、通貨膨脹率等。
  • 【社會因素(Society)】:需考量有人口結構、社會氛圍、大眾價值觀等。
  • 【技術因素(Technology)】:需考量是否有新穎技術、工藝技法等。

9. 安索夫矩陣

使用情境:產品行銷策略規劃、新市場擴展策略。

安索夫矩陣(Ansoff Matrix)是由策略管理之父伊戈爾.安索夫博士(H.igor Ansoff)在 1975 年時所提出。 他根據自己的研究發表了一篇關於企業多角化經營的論文,以影響企業經營實質上的四種要素(現有產品、新產品、現有市場、新市場)去做組合,區分出了 4 種組合及提出相對應的營運策略:「市場滲透(Market Penetration)」、「市場開發(Market Development)」、「產品延伸(Product Development)」、「多角化經營(Diversification)」,而安索夫矩陣就是由這四種營運策略所構成,隨著時間的發展與演變,延伸出了很多更完善的策略規劃,同時也成為了現今眾多品牌都在用的策略工具之一。

  • 【市場滲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現有產品來面對現有的顧客,力求擴大品牌市場佔有率。
  • 【市場開發(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現有產品來開拓嶄新的市場,品牌必須在不同的市場上找到對品牌商品有需求的顧客。
  • 【產品延伸(Product Development)】:針對現有顧客提供他們品牌新產品,並利用現有顧客關係來擴大品牌產品的廣度與深度,讓品牌商品充斥在既有顧客中的日常生活中。
  • 【多角化經營(Diversification)】:提供新商品到新市場之中,會決定這個方向的品牌,勢必在品牌的銷售、通路佈局、產品技術等都有累積一定的成績了,想要讓品牌有更多角化的經營。

想了解更多安索夫矩陣的內容,可看《電商品牌經營該何去何從?安索夫矩陣 4 大策略找到品牌發展方向!

10. KISS 復盤法

使用情境:專案管理優化、行銷策略成效檢視。

KISS 復盤法實際上就是一種「復盤」的討論,透過「K:可以保持(Keep)」、「I:需要改善(Improve)」、「S:需要開始(Start)」與「S:需要終止(Stop)」幫助品牌思考執行項目上可待優化之處。

  • 【可以保持(Keep)】:盤點專案活動成效好,需要持續保持下去的操作。
  • 【需要改善(Improve)】:盤點專案不盡人意的環節與因素,進行改善和後續優化參考。
  • 【需要開始(Start)】:盤點專案中沒有實施,但後續需要開始做的項目。
  • 【需要終止(Stop)】:盤點專案中不利的項目進行暫停止損。

11. 桂式三角形定位模組

使用情境:品牌與商品定位。

桂式三角形定位模組是被奧美集團廣泛應用的定位模型,源自於葉明桂的《品牌的技術和藝術:向廣告鬼才葉明桂學洞察力與故事力》一書,其中的「桂式三角形定位模組」主要是來練習找出品牌的定位,總結來說就是幫助品牌思考:「對誰而言?我是什麼?給你什麼?」

12. SMART 原則

使用情境:專案與行銷活動目標設定。

SMART 原則是由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於 1954 年在初版《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中所提出,其指出在設定目標時,應該把握以下 5 個原則:「S:Specific(明確的目標)」、「M:Measurable(可衡量、量化的)」、「A:Achievable(可達成的)」、「R:Relevant(和組織、策略相關的)」與「T:Time-based(有時效性的)」,藉由上述考量幫助個人與團隊達成目標、提高工作效率。

  • 【Specific(明確的目標)】:目標必須是可以具體描述的,不能抽象且籠統。
  • 【Measurable(可衡量、量化的)】:目標必須是可以被衡量的與量化的。
  • 【Achievable(可達成的)】:目標必須是具備可達成性的,不好高騖遠,也不能太過於容易。
  • 【Relevant(和組織、策略相關的)】: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並且具有延展性以實現更高的目標。
  • 【Time-based(有時效性的)】: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時效性,而不是無期限的,需要有規定時間來判斷時否有達成目標。

13. RFM 模型

使用情境:衡量顧客生命中期價值、會員經營規劃。

RFM 模型是由美國學者喬治‧卡利南(George Cullinan)於 1961 年所提出,主要是說明在一個品牌的銷售數據庫中,有三項相當重要的指標可以作為顧客價值的衡量標準,分別為「R:最近一次消費(Recency)」、「F:消費頻率(Frequency)」與「M:消費金額(Monetary)」。

  • 【最近一次消費(Recency)】:顧客最近一次交易與當前時間的間隔。
  • 【消費頻率(Frequency)】:顧客的交易頻次表現。
  • 【消費金額(Monetary)】:顧客的交易金額。

透過以上三個指標為基礎,可將顧客進一步劃分出多個群體,進行後續的溝通。而 SHOPLINE 也有透過此模型進而加入「I:Interation(社群互動)」要素,推出了「智慧 RFIM 分群」功能,依據會員生命週期價值會分出 9 大分眾族群,幫助商家行銷溝通上更加精準。

想要了解相關功能,可參考《如何用「RFIM 價值模型」解決會員分眾行銷痛點?結合行銷漏斗 3 階段最大化顧客終身價值!

14. DISCO 原則

使用情境:公關危機處理。

DISCO 原則是行之有年的危機溝通策略的方法,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 【Dual Path Process(行動與溝通併進)】:危機事件發生時,同步思考對外公眾內容溝通與改善管理行動,以防止危機擴大。舉例來說,若商品出現瑕疵影響顧客權益時,當下便需要同步研擬與公眾溝通的訊息,同時也要開始找尋造成瑕疵的原因來立即改善。
  • 【Immediate Response(即時回應)】:在第一時間去做回應,而且是「正確」的回應,展現出想要解決問題的誠意。
  • 【Stakeholder(判斷利益關係者)】:評估並決定危機事件利益關係者的溝通順序,進行後續溝通。
  • 【Containment(掌控事態發展)】:事件發生後便預先思考各種解決方案,同時也要掌握事態發展去做預判,判斷後續可能的發展情勢,得以盡快找出應對方式。
  • 【Ownership(承擔事件責任)】:責任分為法律責任與社會期待,若是自身疏失勢必需要負起應有的責任,勇於承擔並改進,才能化危機便轉機。

想要看更多公關危機應對策略,可看《品牌被「炎上」該怎麼辦?3 種原則讓你化危機為轉機

15. 黃金圈法則

使用情境:商業模式思考。

黃金圈理論是於 2009 年由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 TED 演講《偉大的領袖如何鼓動行為》中所提出。它是一種是根據生物學概念所延伸出的理論,主要聚焦在消費者購買思維模式探討。他認為國際知名的成功品牌,在商業上的思考、決策與傳達的都依循「黃金圈」理論,基本上,個人或品牌都應該有一個「為什麼(Why)、怎麼做(How)和做什麼(What)」的由內而外同心圓思維。

  • 【最內層 Why(為什麼要做)】:可以是品牌的理念、目的、銷售動機等。
  • 【中間層 How(該怎麼去做)】:可以是實現 Why 的方法、步驟等。
  • 【最外層 What(要去做什麼)】:可以是商品與服務等。

16. 故事行銷 7 大黃金法則

使用情境:品牌銷售流程企劃、商品銷售頁文案規劃。

故事行銷 7 大黃金法則可以幫助品牌梳理銷售策略的順暢度,其源自於唐納.米勒(Donald Miller)在 2018 年出版的《跟誰行銷都成交:故事力 ╳ 說服力 ╳ 促購力一次到位》一書當中,以下為其腳本。

  • 【STEP 1:主角】:故事裡都會有主角,這位主角不是你的品牌,而是你的消費者,把消費者當整個故事的主角是故事腳本的核心。
  • 【STEP 2:遇到問題】:消費者會與你品牌接觸,想必一定是猜想你的品牌「可能」可以幫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找出那個問題即是找到了行銷切入點。
  • 【STEP 3:引導者】:在此你的品牌就是消費者的引導者,在點出消費者問題後,你要展現你的權威及同理心,讓他對你的品牌從「可能」轉變為「相信」你能幫她解決問題。
  • 【STEP 4:為主角擬定計畫】:當消費者已經相信你時,他不見得會立刻下單,你要擬定一個明確計畫來消除他的疑慮與恐懼。
  • 【STEP 5:喚起主角行動】:當消費者已經在你設定好的計畫當中,你要喚起他下單。
  • 【STEP 6:獲得成功】:最後要給消費者下單的好處,能夠滿足他的各種需求。
  • 【STEP 7:避免失敗】:給予消費者非買不可的理由。

想了解更多故事腳本的應用,可看《7 步驟讓商品賣更好,用故事腳本優化你的商品頁面!

17. PDCA 循環

使用情境:專案管理優化。

PDCA 循環又稱「戴明循環」,是在 20 世紀初由著名統計學家沃特.休哈特(Walter Shewhart)引入 PDS(Plan-Do-See)雛型後,再經由美國統計學家威廉.戴明(William Deming)進行改良後所提出,至今都是管理學上重要的理論之一。主要是由「P:計畫(Plan)」、「D:執行(Do)」、「C:檢視(Check)」與「A:行動(Action)」四個階段所構築出的專案優化方法,可持續運作並提高流程順暢度。

  • 【計畫(Plan)】:首先先計劃專案目標。
  • 【執行(Do)】:針對設定目標規劃執行內容,並且實際執行。
  • 【檢視(Check)】:針對執行成果進行檢視,找出可優化的部分與問題。
  • 【行動(Action)】:將檢視成果的成功的經驗導入專案流程並進行標準作業流程規劃,失敗的教訓則作為迴避要點。

18. SCQA 情境分析法

使用情境:廣告行銷文案撰寫、商業合作溝通。

SCQA 情境分析法由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於 2007 年出版的《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書中所提,它是一個結構化表達工具,其分別為「S:情境(Situation)」、「C,衝突(Complication)」、「Q,問題(Question)」與「A,答案(Answer)」。

  • 【情境(Situation)】:為溝通對象創造熟悉的情境或是引入事實。
  • 【衝突(Complication)】:點出溝通對象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 【問題(Question)】:提出疑問造成溝通對象思考。
  • 【回答(Answer)】:對溝通對象拋出答案,並告知解決之道。

19. SMILE & SCRATCH 命名法則

使用情境:品牌命名、商品與服務命名。

由知名的品牌命名專家 Alexandra Watkins 所發明的「SMILE & SCRATCH」法則能夠幫助品牌找到取名的思路,以「SMILE」五要素助品牌找出具有記憶點、有吸引力的名字,並且帶出品牌的理念及訴求;反之透過「SCRATCH」提醒要避免的方式,詳見下表:

SMILESCRATCH
【S:Suggestive(暗示)】:點出你品牌的含義
【M:Memorable(記憶)】:令消費者難忘且貼合品牌
【I:Imagery(圖像)】:讓消費者可以透過圖像視覺聯想
【L:Legs(主題)】:具有可延續的主題性,可預設的品牌發展
【E:Emotional(情感)】:可以感動消費者
【S:Spelling challenged(錯字)】:名稱像拼錯字
【C:Copycat(模仿)】:模仿同業、競品名稱
【R:Restrictive(限制)】:限制未來品牌發展
【A:Annoying(惱人)】:讓人煩躁、不自然的名稱
【T:Tame(平淡)】:平淡無奇的名稱
【C:Curse of knowledge(難懂)】:專業術語或是專有名詞,一般人不能理解
【H:Hard to pronounce(難念)】:很難發音、唸的名稱
SMILE & SCRATCH 命名法則整理

想了解更多取品牌名的內容,可見《店名應該怎麼取?5 大重點為品牌找到最合適的名稱

20. SCAMPER 奔馳法

使用情境:品牌重塑、商品與服務創新檢核。

SCAMPER 是在 1971 年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艾伯爾(Robert F. Eberle)所提出,主要是透過七大要素來改進企業的創新思維。

  • 【S:取代(Substitute)】:是否能將新元素、功能取代原有的功能?或是能將部分新元素替換去改進產品與服務。
  • 【C:結合(Combine)】:是否能用不同的元素、功能等相結合,為商品與服務創造新價值。
  • 【A:調整(Adapt)】:是否能調整現有商品與服務的部分功能,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 【M:修改(Modify)】:是否需要修改現有商品與服務,來與過去做區隔,如規格修改等。
  • 【P:投入其他用途(Put to other uses)】:是否可嘗試將商品與服務應用於其他市場,或是作為其他用途而進行調整。
  • 【E:消除(Eliminate)】:是否可消除部分元素與功能來提升商品與服務的品質。
  • 【R: 重新排列(Rearrange)】:是否可以重新將元素與功能等進行排列組合,改善原有的商品與服務。 

繼續閱讀文章

總結

看完以上 20 種行銷領域會碰到的模型與方式後,相信各位勢必能找到一些方法來投入品牌經營當中,而行銷領域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還有更多執得品牌主不斷探索與學習的地方,就讓我們一起交流分享,提升自己的知識來為品牌創造更多價值吧!

如果你也喜歡這類的內容,歡迎追蹤 SHOPLINE 電商教室,留意 SHOPLINE 豐富的開店資源圈內容。倘若你對於開店感興趣,也歡迎免費試用 SHOPLINE,或預約專業開店顧問諮詢,解決你的開店疑難雜症唷!

(文章封面圖片由 AI 生成再進行後製)

你覺得文章有幫助到你嗎?

歡迎給我們評論唷!

5 / 5. 共有 2

可以留下你的評論讓我們知道

延伸閱讀

追蹤電商教室,趨勢新知報你知